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

又到“五一”,天气晴朗,且不冷不热,邀上一教书的好友,共骑一山地越野摩托车(没有仪表,没有转弯镜、没有喇叭,该省的都全省了,朋友称宝马),于2日、3日游走流渡、谢坝、市坪三个乡镇,顺便和他一起家访,家访方面的内容就不在此占用大家的时间了,只把看到的一些东东与大家分享。原计划是走完中观、斑竹、格林、俭坪的,二天下来,显然是不行的,光骑车赶路还差不多,不过,下下周打算去征服天楼。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

流渡三角塘,因拍摄角度的原因,看不出“三角”样子,其整体的确象个三角形。不久后这就算是张历史照片了,正在修建的牛都坝水库将淹到半山腰。因龙塘沟已封林,故没去成。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1

流渡柏杨洞,据当地人讲,洞内很宽很深,溪水流到此处后便涌入洞内,渐无声息。从拍摄效果看,叫“象鼻洞”倒更恰当。我们过去时,乡亲们一再告诫我们里面住着妖怪,要我们小心。我们没有在意,或许读了点书,不信这个吧,但突然间涌来涌去的蝙蝠确实吓了我们一大跳。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2

谢坝公路两旁的银杏王,共五棵,形成一奇观。银杏本身生长缓慢,如此高大的银杏树委实少见,这五棵银杏树是当地全寨人的共同财产,每年都会收获大量的银杏,为大家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具有一定名气的灰豆腐果也出自这里。政府已对之进行挂牌保护,“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进行了专门的保护工作,可惜当地群众意识跟不上,现休闲设施已损坏,树下堆了一些杂物,杂乱不堪。秋天银杏换装后再拍,可以想象又将是一盛景。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3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4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5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6

市坪天生桥,限于拍摄方位的限制,不能尽显其风采,各位如果有机会过去看看,包你不会后悔。咸丰元年(1851年)在峰顶建“龙女庙”,故称“龙桥飞阁”。从第二张图上可以看到,天生桥的一边有大量土地,当地群众挑着农家肥还要从桥上过去,两边可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哟。第三张是西面的一个山洞,桥底下的溪流也如前面所述的柏杨洞一样,涌入洞中不知其去向了。桥底峽谷幽远,不知要蜿蜒到哪里去。第四张图是我过桥时朋友拍的,我有些恐高,如果不是自己的亲身感受,换成别人我也会怀疑他在作秀,可两边太高了,我想不作秀都难。我身后是位于桥正中的木亭,大部分瓦片已被风吹落,不得不佩服工人师傅的胆量,居然敢在上面施工。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7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8

早就听说了申佑祠,此行自然必不可少的要去瞻仰一下。图为刚维修过的上殿,可惜中殿、下殿倒塌了。下图为残雕之一。网络上有它的具体介绍,朋友们可以“百度一下”看看。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9

又一堪称鬼斧神工的天生隧道,之所以叫隧道而不叫桥,是因为它处于山的底端,村民们穿过它赶集、干活;学生们穿过它放牛、上学;民工们穿过它踏入另一片天地。朋友家访的一个学生就住在隧道的另一边,光走市坪街上就得2个多小时,更别说在县城读书了,所以,山里的孩子进县城读书,在没有特殊事情的情况下,一般一个学期只放寒暑假和5天以上的假期才回家。虽然回到家里可以带点大米菜肴之类,但比之往返的车费和2小时的行程,明显“投入”大于“产出”。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10

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选择了从错欢喜(一个小地名,简易公路非常险要,建议朋友们如果选择此条路,就同时选择步行:一是沿途自然景观很美,二是公路比九道拐还要九道拐,反正再要我骑车路过,估计是不敢了)下桂花村,经中观的晏溪,由马河至俭坪到达正安,在卫星村路边发现好大一棵红豆杉(如果我没认错的话)。单从外观看,至少有300年树龄,反正一位80多岁的老年人说他孩子时就看到是那么大。林业部门已对之挂牌保护,如果能辅以更多的保护措施就更好了。

五一三天小长假,正安东线两日游插图11

位于马晏公路旁边的一线瀑(我命名的),由于摄影器材和技术的憋脚,看起来不咋的,但现场看起来真的很漂亮。

后记:此行说休闲渡假不为过,称游山玩水也行,反正走马观花过来,取精要的与大家分享,器材专业和有意前去的朋友,以上真不失为正安美丽自然风光。其它如晏贵绪创办的“三新”图书室、银杏树背后的故事,娃娃鱼寻踪等等,将慢慢道来。

作者:冯其伟 转自:正安论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