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经灵寺

正安经灵寺,是黔北高原山区的一颗明珠,集宗教、旅游、文化为一体。

走近庙塘镇南龙口,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映入眼帘,有着400年历史渊源的经灵寺,掩映在青山翠林之中,绿荫蔽日,烟火袅袅,既有浓郁的宗教氛围,又具现代人文气息。

天下之物,木必有根,水必有源。经灵寺悠长的历史,流传着一个奇异故事:明末清初,板房(今宝山村)富商南川辞世,尊崇民俗,落叶归根,欲回原籍入土安葬,已选墓地叫木耳岗。尸经此地,大雨倾盆,三河(河麻沟、龙口河、小河沟)暴涨,阻路前程,亲友无措,停尸留宿。次日,雨过天晴,河开路放,启程欲行,亲友发现,停尸的薄棺为群蚁含泥覆盖,一夜之间,已覆大半。当地赵姓先生闻之此事,甚为惊异,认为此处乃灵异之地,遂修小庙,并命名经(精)灵寺,小庙所在的小山,亦名为经(精)灵山。小庙既成,香客纷至,当地民众,互传神灵,香火渐旺。后经十余代庙首努力,历时两三百年的时间,筹集善款,大兴土木,经灵寺建成洞内洞外瓦木楼房三层的大庙,有精致木雕的神像一百余尊。大庙建成,各地信善男女,更是纷纷来此旅游观光,朝山拜佛,香火不绝,可惜瓦木结构的庙宇在文革中损毁待尽。

改革开放后,宗教事业得以发展。1989年以来,当地人士徐官银、张德裕、刘文明等人深感古庙在庙塘、小雅民众中的份量非同一般,修复古庙,对两镇宗教事业、人文发展的具有重大意义。于是多方呼吁,筹粮化钱,甚至不惜个人贷款,进行修缮,建成高约70米的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和主庙。庙宇外形美观,色彩鲜明,着琉璃瓦,鎏金牌坊,飞檐翘阁,直伸霄汉,气势恢宏。庙内塑有如来佛、观世音菩萨、弥勒佛、玉皇大帝等神佛百余尊,做工细腻,形态逼真。经灵寺曾因用“精”或“经”产生疑惑,为体现佛道经卷、文化之传承,庙宇最终以“经灵寺”为名,成为正安境内的宗教圣地,并经民宗部门批准为合法宗教场所。

经灵寺所在的小地名黑堑,是一个溶洞的洞口,因其洞口面向南方同,形如龙口,故名南龙口。如今寺庙不断扩建,已完全将洞口蔽挡,不过,通过庙宇,仍可进入洞中,洞中凉气浸入庙中,就像天然的空调,十分凉爽。民传此洞为龙头,梨垭南蛇洞为尾。历史上曾有人走通此洞,用碑详记其景。据说溶洞有百里之深远,其中的仙景奇观,应有尽有。观其全景之属何人?可惜字碑毁尽,无据论证。鉴于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没有人敢深入洞中,进行探索,其景如何,乃属待解之谜。

经灵寺位于303省道边,依山而建。来到寺前,30米长的红墙上,用黄色涂料上写了两条巨幅横标语: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标语中间是本扇庙门,旁门关闭,正门打开。门柱两边,有两副对联。内联:暮鼓敲醒邪路客,晨钏唤渡正途人;外联是:经韵慈恩琼川玉液,灵光深润杰地英才。正门的上方有块方匾:南龙口经灵寺。“经灵”二字,巧妙镶入内联之中。让人感叹庙塘文人才思之精巧!

经灵寺山门两边,盘踞着一对神态怪异的神兽,作为寺庙的守护神,神兽凸出的双眼,仿佛一直在审视踏入山门的来者。山门内楼道为对称性建筑结构。沿着两边石阶,拾级而上,便是一个平台。宽敞平台之上,一座宽扩的殿堂,殿堂的门匾之上,镌刻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地方,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高大敞亮,金碧辉煌。殿内的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像,形态毕真,引人注目。大雄宝殿亦是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寺庙中的重要佛事活动都在此举行。

大雄宝殿所在平台上还建有香坛、小亭,供香客烧香小憩。大雄宝殿往右,便是主庙,主庙的殿堂由下至上,分别是通天门、报恩殿、钟鼓楼、灵宵宫四层殿堂。

通天门的正殿供奉着笑口弥勒佛像,两侧塑四大天王。进入殿堂,是深受世人喜爱、乐哈哈模样的弥勒佛像。“慈颜笑出古今愁,大肚能容天下事”,进殿的人们,往往因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烦恼,正好印证了佛像上面的“皆大欢喜”四字。

报恩殿内是手持净瓶、相貌慈祥的观音神像,另供送子观音、药王、地藏王等神像。钟鼓楼的鼓架上,悬挂着古老的磐钟,宏亮的钟声,划破山间的宁静,唤醒整个山谷,幽幽的余音,在谷中久久回荡……。凌霄阁内,“权统三界、恩赐众生” 的玉皇大帝,其塑像威严伫立,让人肃然起敬。

除了正殿以外,在经灵寺的其他角落,尚供着千手观音等诸多神像。游历殿中,仿佛置身于真、善、美的佛神世界。尘心,在袅袅香烟中得到熏洗;心境,仿佛在与神灵一次次对话中变得释然,宁静而豁达。

平台往左边,是通往经灵山顶的石级栈道,“悬崖路”、“中山路”、“向阳路”、“头桥”、“二桥”、“三桥”在岩壁盘旋交错,在栈道的转折之处,建有“风雨亭”、“揽翠亭”两座凉亭,供人纳凉小憩。信步游行,伴着啁啾的鸟语,清香空气吸入肺腑,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世界。头桥处,一股清泉自岩壁涓涓跌落,甘洌的泉水,是寺庙泡茶取水的“灵泉”。传说喝了灵泉之水,便可怯病消灾、延年益寿。沿向阳路一直向上走,便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经灵洞。徒步登高,视野逐远,居高临下,不觉心旷神怡!

时逢六月十九的香会,慕名来到经灵寺,辉煌的庙宇,腾升的烟雾,翠色映影的经灵寺前,往来的人群,带着节日的喜庆,走进这一片阴凉的地域。对面是庙塘河的“淹人塘”,再看不到往日赤身嬉水的青年就连贪念洗澡的孩童,也随大人来到寺庙外,楼亭里,体验庙会这一特别的宗教氛围。

来往的游客,痴迷的信徒,他们买香,买纸,捐善款,接受庙上赐福的红布带。也有的买一颗避凶纳祥的佛像项链,挂在项脖上。那些妙龄的少女,将红布条系在白皙的脚踝上,修长的美腿更加养眼,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小商贩们拥挤地将商品摆在公路两边,期待着游客们的光顾。烧烤鸡腿的师傅,在炭火上翻弄着他的“作品”,炭火炊烟,萦绕身旁;孩童嘴里吮吸着冰棍,欢蹦地在场内嬉玩;树荫的凉粉摊边,围着一群年青的姑娘,聊侃着,幸福地吃着酸辣可口的凉粉。

年长的香客,香炉前点燃高香,虔诚地在大佛前叩拜,闭上双眼,嘴里默默乞求着什么。二楼的围栏边,年青人用手机相互拍照。半山的凉亭,围着打牌的人群,也有下棋的老者,淋浴着山间的凉气。大雄宝殿内,和尚、尼姑(会首们统称他们为“居士”)整齐在跪拜着,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向神仙祈福,保佑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庙宇的人群当中,转悠着维护秩序的会首(参与寺庙管理的人),他们挂着盖有公章的胸牌,引导香客、游人提醒注意安全、管理方面的事项,热闹之中,秩序井然。

寺庙内传出悠长的念佛经,挡住了夏蟑的聒噪,让寺庙笼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当中,和谐、安宁的感觉油然而生。“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一趟游历,更似一场心灵的洗礼!

作者:郑雕 转自贵州政协报 2015-02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