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行政区划变迁

第一节 明清时期

正安县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东北部,大娄山东麓。东抵达务川自治县,东南靠凤冈县,南邻湄潭县,西南接绥阳县,西北毗桐梓县,北与重庆市南川区相连,东北与道真自治县接壤。

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置真安州,始建里甲制度。全境编为四里:东为思宁里,简称思里;南为德溪里,简称德里;西为三江里,简称三江;北为小溪里,简称小里。除德里无十甲,小里无十甲外,里编十甲,共四里三十八甲。清代沿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改真安州为正安州。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四里为东、南、西、北、中五区。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3年(1914年)改正安州为正安县,行政区划未变。将清朝所建5个区改置9个区。中区为中一区、中二区。东区为东一区、东二区。北区为北一区、北二区、北三区。南区、西区仍旧。

民国9年,将9个区改置为13个区。改中一区(县城附近)为第一区。中二区(安场附近)为第二区。中二区所属之新州及西区所属之下坝、羊坎等处为第三区。西区庙塘一带为第四区。南区之土坪为第五区。谢坝为第六区。东一区之三浣溪为第七区。东二区之石桥为第八区。北一、北二、北三等区划为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区,分设区公所于土溪、大路槽、大磏坝、桃子垭、丁氏坝。

民国17年,实行乡镇闾邻编制,全县仍为13个区,下设14镇110乡。

第一区,区公所设凤仪,辖4个镇17乡:凤仪镇、溪渡镇、利田镇、乐源镇、平安乡、吉静乡、赤壁乡、民生乡、茂柏乡、秀林乡、雷聚乡、猿崖乡、和蔼乡、石笋乡、履福乡、马鞍乡、森林乡、桑黍乡、柏森乡、鹰隘乡、文集乡。

第二区,区公所设安场,辖1镇9乡:巩盘镇、锦云乡、涌泉乡、普济乡、双河乡、碧峰乡、良村乡、三江乡、孔道乡、天池乡。

第三区,区公所设新州,辖1镇6乡:黔扼镇、锦屏乡、秀水乡、务本乡、故里乡、宣化乡、铜崖乡。

第四区,区公所设庙塘,辖1镇8乡:安全镇、产梨乡、良驹乡、聚泉乡、吉坎乡、柴树乡、牧畜乡、深林乡、大和乡。

第五区,区公所设土坪。辖1镇8乡:土坪镇、十字乡、林茂乡、米粮乡、落枧乡、桑林乡、杉木乡、珍珠乡、河坪乡。

第六区,区公所设谢坝,辖8乡:重开乡、荣升乡、柳发乡、水源乡、安全乡、永宁乡、怀橘乡、老巢乡。

第七区,区公所设旦坪,辖8乡:九曲乡、晏平乡、晏东乡、永乐乡、清平乡、盘石乡、宁坝乡、槐茂乡。

第八区,区公所设三浣溪,辖1镇7乡:莲花镇、珍州乡、昌孙乡、重岗乡、金沙乡、望月乡、鹿鸣乡、兴隆乡。

第九区,区公所设土溪,辖1镇11乡。小溪镇、淞南乡、淞北乡、蕲王乡、忠义乡、接官乡、石城乡、花溪乡、马雄乡、普明乡、换金乡、人和乡。

第十区,区公所设桃子垭,辖6乡:紫微乡、飞凤乡、文化乡、青莲乡、玉屏乡、萃峦乡。

第十一区,区公所设丁氏坝,辖2镇6乡:洛龙镇、三阳镇、滚龙乡、苟元乡、大塘乡、坐龙乡、关岩乡、河溪乡。

第十二区,区公所设大磏坝,辖1镇8乡:复兴镇、大磏乡、土城乡、新宝乡、三元乡、飞沙乡、渔溪乡、灵官乡、乘凤乡。

第十三区,区公所设三会场,辖1镇8乡:龙华镇、长春乡、锡龙乡、羊溪乡、大田乡、永安乡、象鼻乡、大岸乡、回龙乡。

民国25年,实行保甲制。全县13区未变。区以下更乡镇为联保,全县设60个联保。民国26年,将60个联保合并为44个联保。民国27年,再将44个联保调整为38个联保。民国30年5月,将13区改为7个区,38个联保,376个保,3900个甲。

第一区辖5个联保,70个保,827个甲。区公所设县城东街万寿宫。凤仪联保(19保、280甲);水车联保(13保、128甲);河麻溪联保(12保、125甲)(凤仪、水车、河麻溪三联保均直属县政府);格林窝(14保、164甲),简家坪联保(12保、130甲)。

第二区辖6个联保,59个保,613个甲。区公所设安场街上禹王宫内。安场联保(15保、146甲),三江联保(11保、117甲),后改为石井坝联保。下坝联保(8保、71甲),桐梓垭联保(11保、116甲),新州联保(9保、109甲),刘家湾联保原为龙岗联保(5保54甲)。

第三区辖4个联保,34个保,276甲。区公所设庙塘场外骆氏宗祠内。庙塘联保(10保、64甲),小马村联保(10保、73甲),梨垭联保(5保、57甲),端恭联保(9保、82甲)。

第四区辖6个联保,63个保,656个甲。区公所设土坪场后万天宫。土坪联保(14保、127甲),落枧台联保(11保、115甲),古城联保(后改为和平联保)(10保、100甲),牛渡河联保(8保、97甲),市坪联保(10保、90甲),谢坝联保(10保、127甲)。

第五区辖6个联保,68个保,596个。区公所设石桥场内。旦坪联保(14保、122甲),石桥联保(8保、65甲),韩家沟联保(8保、68甲),三浣溪联保(11保、84甲),晏溪联保(12保、122甲),隆兴场联保(15保、135甲)。

第六区辖6个联保,46个保,626个甲。区公所设土溪场万天宫内。土溪联保(10保、115甲),土城联保(7保、82甲),大磏联保(原名复兴场联保)(10保、112甲),大路槽联保(7保、115甲),水石脚联保(7保、124甲),桃子垭联保(5保、78甲)。

第七区辖5个联保,36个保,306甲。区公所设苟阳坝场内。杨井坝联保(6保、57甲),丁石坝联保(7保、70甲),三岔水联保(6保、41甲),文庙联保(11保、73甲),三会场联保(6保、65甲)。

民国30年7月,正安划拨北部第六区6个联保、七区5个联保及第五区之石桥、韩家沟、三浣溪3个联保,隆兴联保所属十四保及西北部,第二区三江、新州两联保各属之一保及刘家湾联保所属第四、第五联保,共计2个区,15个联保,133个保,1382个甲,置道真县。正安县辖部分,调整为4个区,23个联保,234个保,2467个甲。

县政府直辖3个联保:凤仪、水车、河麻溪。

第一区,辖4个联保:格林窝、简家坪、晏溪、丁门坳(原旦坪联保改名)。

第二区,辖6个联保:安场、石井坝、龙岗场、下坝、羊心滩、新州。

第三区,辖4个联保:庙塘、梨垭、小马村、端恭。

第四区,辖6个联保:土坪、落枧台、古城(后改为和平)、牛渡河、市坪、谢坝。

同年10月,改行“新治县”,改联保制为乡镇保甲制,改联保办公处为乡公所或镇公所。改主任或乡长或镇长,保甲长称谓同前。除边远第三、第四两区所所辖乡镇仍由庙塘及市坪区署节制外,余则直隶县政府。全县设2区、2镇、20乡(其中区辖乡12个)、232个保、2438个甲。区乡(镇)以地命名,保、甲均各冠以序数。

庙塘区,区署设庙塘场外骆氏宗祠。辖5乡:教良乡,由庙塘联保改设,乡公所设庙塘场,辖8个保,70个甲。小雅乡,由小马村联保及梨垭联保之一个保改设,乡公所设小马村牛王庙,辖8个保,74个甲。梨垭乡,由梨垭联保和水车联保之一个保改设,乡公所设梨垭场上,辖7个保78个甲。端恭乡,由端恭湾联保及水车联保半个保改设,乡公所设端恭湾场上,辖8个保,70个甲。碧峰乡,由下坝联保改设,乡公所设下坝场川主庙,辖9个保,91个甲。

市坪区,区署设市坪场,辖7乡:辅坪乡,土坪联保改设,乡公所设土坪场禹王宫,辖10个保,127个甲。谢坝乡,谢坝联保改设,乡公所设谢坝场内,辖10保127个甲。市坪乡,由市坪联保改设,乡公所设市坪场后,辖9个保98个甲。流渡乡,由牛渡河联保改设,乡公所设牛渡河场上万天宫,辖8个保,97个甲。和平乡,由和平联保改设,乡公所设和平场上,辖10个保,100个甲。晏溪乡,由晏溪联保改设,乡公所设晏溪场内,辖12个保,118个甲。新模乡,由旦坪联保改设,乡公所设丁门坳,辖14个保,144个甲。

凤仪镇,由凤仪镇联保改设。镇公所设县城东街万寿宫,辖15个保,781个甲。

安场镇,由安场联保和石井联保之一部分改设。镇公所设安场禹王宫,辖13个保,159个甲。

瑞溪乡,由水车联保改设,乡公所设水车场内,辖13个保,139个甲。

和溪乡,由河麻溪联保改设,乡公所设河麻溪场后,辖11个保,124个甲。

格林乡,由格林窝联保改设,乡公所设格林场上永兴寺,辖14个保,141个甲。

俭平乡,简家坪联保改设,乡公所设简家坪场上,辖13个保144个甲。

乐俭乡,落枧台联保改设,乡公所设落枧台场上,辖11个保,115个甲。

新州乡,新州联保和龙岗联保原属之一部分改设,乡公所设新州场上禹王宫,辖10个保,97个甲。

瑞濠乡,由安场联保和石井联保之一部分改设,乡公所设大水濠场,辖11个保118个甲。

杨兴乡,由桐梓垭联保和龙岗联保之一部分改设,乡公所设羊心滩,辖9个保,75个甲。

其后废区设乡镇。全县2镇20个乡,统一由县政府直接管理,这一建制,一直延续到正安解放前。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50年秋季,全县建立区、乡(镇)人民政府。废除保甲制,建立行政村。全县设9个区人民政府,22个乡(镇)公所、235个行政村。

一区 人民政府驻凤仪镇,辖凤仪镇、和溪乡、瑞溪乡,共40个行政村。

二区 人民政府驻安常镇,辖安常镇、瑞濠乡、碧峰乡,共33个行政村。

三区 人民政府驻土坪场,辖土坪乡、和平乡、乐俭乡,共31个行政村。

四区 人民政府驻流渡场,辖流渡乡、晏溪乡、共19个行政村。

五区 人民政府驻谢坝场,辖谢坝乡、市坪乡,共20个行政村。

六区 人民政府驻格林场,辖格林乡、俭坪乡、新模乡,共40个行政村。

七区 人民政府驻新州场,辖杨兴乡、新州乡,共19个行政村。

八区 人民政府驻庙塘镇,辖教良乡、端恭乡,共17个行政村。

九区 人民政府驻梨垭场,辖梨垭乡、小雅乡,共16个行政村。

1951年2月,将四区的晏溪乡和六区的新模乡划出,合并建立十区人民政府,驻地晏溪场。另将三区的和平乡划归四区管辖。

1953年,将全县10个区所辖之22个乡(镇)公所调整为106个乡(镇)人民政府。

一区 辖1镇15乡:城关镇和山崎、瑞溪、柏坝、羊磴、桑坝、双龙、和溪、田生、马鞍、马桑、石阡、新华、新民、大坎、犁坝等乡。

二区 辖1镇15乡:安常镇和海龙、胜利、前进、瑞濠、碧峰、楠木、平安、青定、建政、石峰、解放、节约、支前、光明、拥军等乡。

三区 辖10乡:辅平、新乐、新洪、石志、林溪、乐俭、辽远、联合、安家、解放(后改为援农)等乡。

四区 辖8乡:流渡、和平、米粮、林观、白石、古城、小寨、理合等乡。

五区 辖8乡:中心、马兰、鲸鱼、河渡、上关、建设、三元、庙坝等乡。

六区 辖11乡:格林、复兴、太平、广大、马河、俭坪、保龙、朝阳、龙泉、合作、兴隆等乡。

七区 辖10乡:新州、龙岗、桐梓、大城、杨兴、茨梨、民主、新建、富国、安全等乡。

八区 辖9乡:教良、桴焉、木耳、板房、翻身、石桥、五汇、茶台、鸭坝等乡。

九区 辖7乡:小雅、二河、工农、梨垭、黄渡、荞青、联盟等乡。

十区 辖11乡:中观、晏溪、九曲、甘溪、长岭、新模、庙林、班竹、旦坪、上坝、莲花等乡。

1954年4月,正安县人民政府改称正安县人民委员会。改区为县人民委员会派出机构,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公所,各区名称以地命名。一区称凤仪区、二区称安场区、三区称土坪区、四区称流渡区、五区称谢坝区、六区称格林区、七区称新州区、八区称庙塘区、九区称小雅区、十区称晏溪区。

1956年10月,将106个乡(镇)人民政府调整为85个乡(镇)人民委员会。

凤仪区辖1镇12乡:城关镇和山崎、柏坝、瑞溪、羊磴、桑坝、双龙、和溪、田生、马鞍、马桑、石阡、新华等乡。

安场区辖1镇11乡:安常镇和海龙、胜利、前进、瑞濠、碧峰、楠木、平安、建政、石峰、光明、青定等乡。

土坪区辖10乡:辅坪、新乐、新洪、石志、牛都、乐俭、辽远、林溪、联合、安家等乡。

流渡区辖5乡:和平、米粮、林观、流渡、白石等乡。

谢坝区辖5乡:中心、市坪、马兰、河渡、上官等乡。

格林区辖9乡:格林、复兴、太平、广大、马河、俭坪、保龙、朝阳、龙泉等乡。

新州区辖8乡:新州、龙岗、桐梓、大城、杨兴、茨梨、民主、新建等乡。

庙塘区辖7乡:教良、桴焉、木耳、板房、翻身、石桥、五汇等乡。

小雅区辖6乡:小雅、二河、工农、梨垭、黄渡、荞青等乡。

晏溪区辖10乡:晏溪、中观、九曲、甘溪、长岭、新模、中曹、班竹、旦坪、上坝等乡。

1957年11月,城关、安常两乡级镇,升为区级丁等镇;1958年6月,降为乡级镇。

1958年1月,辅平乡改为土坪镇。是年,撤区并社,推行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以区级单位建立人民公社,以乡级单位建立管理区,管理区下设生产大队,大队下设生产队。同时,撤谢坝区并入流渡人民公社,撤小雅区并入庙塘人民公社。12月,道真县并入正安县。全县共建立15个人民公社,136个管理区,710个生产大队,3756个生产队。

凤仪人民公社辖管理区12个,生产大队72个,生产队392个。

安场人民公社辖管理区11个,生产大队82个,生产队392个。

土坪人民公社辖管理区10个,生产大队35个,生产队353个。

流渡人民公社辖管理区11个,生产大队48个,生产队306个。

格林人民公社辖管理区10个,生产大队50个,生产队220个。

新州人民公社辖管理区8个,生产大队47个,生产队210个。

庙塘人民公社辖管理区13个,生产大队60个,生产队325个。

晏溪人民公社辖管理区10个,生产大队51个,生产队258个。

玉溪人民公社辖管理区9个,生产大队49个,生产队252个。

隆兴人民公社辖管理区7个,生产大队45个,生产队190个。

旧城人民公社辖管理区7个,生产大队30个,生产队190个。

忠信人民公社辖管理区9个,生产大队36个,生产队167个。

大磏人民公社辖管理区7个,生产大队31个,生产队191个。

三桥人民公社辖管理区7个,生产大队31个,生产队115个。

洛龙人民公社辖管理区5个,生产大队43个,生产队195个。

1961年8月,恢复道真县建制,原并入正安县的行政区域仍划归道真县管辖。9月恢复区公所建制。取消以区为单位的人民公社,管理区改为人民公社,并成立公社管理委员会。原大队、生产队体制未变。全县划为8个区,46个人民公社。

凤仪区,辖城关、瑞溪、和溪、田生、桑坝、羊磴6个公社。

安场区,辖安常、海龙、胜利、瑞濠、石峰、平安、青定、碧峰8个公社。

土坪区,辖土坪、新洪、林溪、牛都、乐俭5个公社。

流渡区,辖流渡、和平、米粮、林观、市坪、谢坝、河渡7个公社。

格林区,辖格林、太平、俭坪、保龙4个公社。

新州区,辖新州、龙岗、桐梓、杨兴4个公社。

庙塘区,辖教良、板房、桴焉、红岩、梨垭、小雅、工农7公社。

晏溪区,辖中观、晏溪、新模、班竹、天楼5个公社。

1962年7月,撤销格林区公所,所属人民公社划归凤仪区。同时,凤仪区增设双龙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3年2月,按一乡一社的原则,全县调整为9个区84个公社。

凤仪区,辖凤山、田生、新华、瑞溪、新民、石阡、柏坝、羊磴、桑坝、双龙、马鞍、和溪、大坎13个公社

安场区,辖安常、海龙、胜利、瑞濠、建政、石峰、碧峰、楠木、前进、青定、平安、光明12个公社。

土坪区,辖土坪、新乐、新洪、石志、牛都、林溪、安家、联合、辽远、乐俭10个公社。

流渡区,辖流渡、米粮、和平、林观、白石、上关、中心、马兰、市坪、河渡10个公社。

格林区,辖格林、朝阳、复兴(后改为春雷)、太平、广大、俭坪、马河、保龙、龙泉、合作10个公社。

新州区,辖新州、杨兴、民主、新建、桐梓、大城、龙岗、茨梨8个公社。

庙塘区,辖教良、茶台、木耳、板房、红岩、桴焉、五汇7个公社。

小雅区,辖小雅、梨垭、黄渡、工农、二河5个公社。

中观区,辖九曲、甘溪、晏溪、中观、长岭、新模、上坝、班竹、旦坪9个公社。

1964年5月,凤仪区凤山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分设为凤山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和凤仪镇人民委员会。安场区安常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建为安场区安常镇人民委员会。

1964年5月,全县行政区划部分变更:

凤仪区:和溪与大坎合并为和溪公社。

安场区:瑞濠与建政合并为瑞濠公社。

格林区:撤销龙泉公社,所属红旗、柳杨、彭龙3个大队划归马河公社;和平、青安、五河3个大队划归俭坪公社。

新州区:撤销新建公社所属后山、金华、良村、长远4个大队划归桐梓公社;明胜、远坝、建桥3个大队划归龙岗公社。

庙塘区:教良与茶台合并为教良公社。

1965年11月,调整凤仪镇行政区划,将凤山公社所属下坝、联合(后改为窝凼)、和平(后改为山崎寺)、小寨(后改为小寨坝)4个大队划归凤仪镇管辖,并明确凤仪镇由县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

1967年3月后,全县大队以上各级行政机关改名为“革命委员会”。

1978年,撤上山关公社并入谢坝公社。1979年2月,各区仍恢复区建制,改称区公所,全县辖9区,1个区级镇(凤仪镇),78个人民公社,1个乡级镇(安常镇),494个生产大队。

凤仪镇,辖和平、解放、胜利、新民4个居委会和上坝、下坝、小寨坝、联合4个生产大队。

凤仪区,辖凤山、田生、新华、瑞溪、新民、石阡、柏坝、羊磴、桑坝、双龙、马鞍、和溪12个人民公社。

安场区,辖安常镇和海龙、胜利、瑞濠、石峰、光明、前进、楠木、碧峰、青定、平安10个人民公社。

土坪区,辖土坪、新乐、新洪、石志、牛都、林溪、安家、联合、辽远、乐俭10个人民公社。

流渡区,辖流渡、米粮、和平、林观、白石、谢坝、马南、市坪、河渡9个人民公社。

格林区,辖格林、朝阳、春雷、太平、广大、俭坪、马河、保龙、合作9个人民公社。

新州区,辖新州、民主、新建、龙岗、茨梨、杨兴、桐梓、大城8个公社。

庙塘区,辖教良、木耳、板房、红岩、桴焉、五汇6个人民公社。

小雅区,辖小雅、梨垭、黄渡、二河、工农5个人民公社。

中观区,辖九曲、天楼、晏溪、中观、长岭、新模、上坝、班竹、旦坪9个人民公社。

1980年10月,恢复上关、建政2个公社建制。12月,凤仪镇革命委员会改称为凤仪镇人民政府。

1981年4月,正安县革命委员会改为正安县人民政府,公社以下仍照原建制。8月,恢复谢坝区建制,谢坝、上关、马兰、市坪、河渡5个人民公社。流渡区只辖流渡、米粮、和平、林观、白石5个人民公社。9月,更改22个重名的大队改名称。12月,将流渡区米粮公社的竹园大队分为竹园、市坝2个大队;将谢坝区河渡公社的河渡大队分为河渡、明阳、张村、大林4个大队。全县共设10个区,1个区级镇,80个公社,1个乡级镇,493个大队,3669个生产队,8个居民委员会,67个居民组。

1983年7月,更改11个公社名称,海龙公社更名为石井坝公社,胜利更名为东坝公社,楠木公社更名为洪泉公社,民主公社更名为顶箐公社,太平公社更名为太平铺公社,新华公社更名为燕子坝公社,新民公社更名为三把车公社,双龙公社更名为杉木坪公社,羊磴公社更名为木盆寺公社,上坝公社更名为上坝场公社,联合公社更名为联盟公社。

1984年4月,将全县80个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组。12月,土坪乡改为土坪镇;教良乡改为庙塘镇。

1987年6月,分别将石井、市坪、谢坝、河渡4个乡设置为石井仡佬族苗族乡、市坪仡佬族苗族乡、谢坝仡佬族苗族乡、和河渡苗族乡,行政区划不变。

全县10个区、1 个区级镇、78个乡(含民族乡),3个乡级镇,506个村民委员会,4323个村民组,10个居委会,79个居民组。

1992年7月,撤销凤仪镇和凤仪、安场、土坪、流渡、谢坝、格林、新州、庙塘、小雅、中观等10个区。将原来的81个乡(镇)合并组建为11个镇8个乡,其中2个少数民族乡。

合并凤仪镇、凤山乡、梨坝乡、田生乡,建立凤仪镇。合并燕子坝乡、三把车乡、瑞溪乡、石阡乡、柏坝乡、木盆寺乡,建立瑞溪镇。合并和溪乡、杉木坪乡、桑坝乡、马鞍乡、米粮乡,建立和溪镇。合并安常镇、光明乡、石井仡佬族苗族乡、东坝乡、瑞濠乡、建政乡、石峰乡、前进乡,建立安场镇。合并碧峰乡、洪泉乡、青定乡、平安乡,建立碧峰乡。合并土坪镇、新乐乡、新洪乡,石志乡、联盟乡、牛都乡、林溪乡、安家乡,建立土坪镇。合并辽远乡、乐俭乡与牛都乡拨出的迎接、群山村以及马鞍乡拨出的双河村,建立乐俭乡。合并流渡乡、和平乡、林观乡、白石乡,建立流渡镇。合并谢坝乡、上关乡、马兰乡,建立谢坝仡佬族苗族乡。合并市坪乡、河渡乡,建立市坪仡佬族苗族乡。合并格林乡、太平铺乡、广大乡、春雷乡、朝阳乡,建立格林镇。合并马河乡、俭坪乡、保龙乡、合作乡,建立俭坪乡。合并新州乡、茨梨乡、龙岗乡、顶箐乡,建立新州镇。合并杨兴乡、大城乡、桐梓乡,建立杨兴乡。合并庙塘镇、木耳乡、板房乡,建立庙塘镇。合并红岩乡、五汇乡、桴焉乡,建立桴焉乡。合并小雅乡、工农乡、梨垭乡、黄渡乡、二河乡,建立小雅镇。合并中观乡、晏溪乡、九曲乡、天楼乡、长岭乡,建立中观镇。合并班竹乡,新模乡、旦坪乡、上坝乡,建立班竹乡。

乡(镇)下设片区,全县设83个片区,509个村民委员会,4327个村民组及10个居民委员会,79个居民组。1994年4月,建立乡(镇)派出机构管理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全县设2个办事处、85个管理区。

凤仪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凤仪。辖凤仪镇街道办事处和城关、凤山、梨坝、田生4个片区20个村民委员会,和平、解放、新民、胜利4个居民委员会。

瑞溪镇,人民政府驻地设水车坝。辖瑞溪、石阡、柏坝、木盆寺、燕子坝、三把车6个片区31个村民委员会。

和溪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和溪场。辖和溪、大坎、杉木坪、桑坝、马鞍、米粮6个片区35个村民委员会。

安场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安常。辖安常镇街道办事处和光明、石井、东坝、瑞濠、建政、石峰、前进7个片区52个村民委员会,解放、胜利、和平、新民4个居委会。

碧峰乡,人民政府驻地设下坝场。辖碧峰、洪泉、平安、青定4个片区33个村民委员会。

土坪镇,人民政府设驻地设土坪,辖土坪、新乐、新洪,石志、联盟、牛都、林溪、安家8个片区,37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

乐俭乡,人民政府驻地设乐俭台。辖辽远、乐俭、迎接3个片区14个村民委员会。

流渡镇,人民政府驻地设流渡河。辖流渡、和平、林观、白石4个片区24各村民委员会。

谢坝仡佬族苗族乡,人民政府驻地设谢坝。辖谢坝、关乡、马兰3个片区16个村民委员会。

市坪仡佬族苗族乡,人民政府驻地设银堡。辖市坪、河渡2个片区17个村民委员会。

格林镇,人民政府驻地设格林窝。辖格林、太平铺、广大、春雷、朝阳5个片区32个村民委员会。

俭坪乡,人民政府驻地设简家坪(后改设洋渡),辖俭坪、马河、保龙、合作4个片区31各村民委员会。

新州镇,人民政府驻地设新州场。辖新州、顶箐、茨梨、龙岗4个片区27个村民委员会。

杨兴乡,人民政府驻地设杨兴。辖杨兴、大城、桐梓3个片区20个村民委员会。

庙塘镇,人民政府驻地设教良。辖教良、茶台、木耳、板房4个片区17个村民委员会。

桴焉乡,人民政府驻地设展子溪,辖坪生、四联、五汇、红岩4个片区17个村民委员会。

小雅镇,人民政府驻地骆通宅。辖小雅、工农、梨垭、黄渡、二河5个片区26个村民委员会。

中观镇,人民政府驻地设中观音。辖中观、晏溪、天楼、九曲、长岭5个片区32个村民委员会。

班竹乡,人民政府驻地设班竹园。辖并班竹、新模、旦坪、上坝场4个片区25个村民委员会。

1995年11月,小雅镇增设东山管理区。1997年6月,市坪仡佬族苗族乡增设粗石、龙坪管理区。1998年,全县2个街道办事处,88个管理区。

2003年7月,撤销管理区,将原管理区所辖的行政村(居)合并新建为144个行政村,6个社区(凤仪镇5个,安场镇1个),2个居委会(土坪镇、庙塘镇各1个)。

凤仪镇设汪家田、山峰、楼台、大堡、田生、梨坝六个村及桃园、文昌、北苑、凤山、山奇5个社区。

瑞溪镇设三把车、燕子坝、蚂蝗井、石阡、柏坝、尖峰、瑞溪、木盆寺、团结9个村。

和溪镇设米粮、艳山、马鞍、青龙、和溪、大坎、杉木坪、桑坝、楠木、凤山10个村。

安场镇设官井、光明、瑞濠、解放、石峰、前进、兴庄、石井、自强、正江、东坝、胜利、小米庄、建政14个村和安常社区。

碧峰乡设碧峰、洪泉、青定、平安、羊坎、庆丰6个村。

土坪镇设土坪、明星、新洪、石志、石坪、安家、林溪、联盟、高台、群江、新乐、红花12个村和1个居委会。

乐俭乡设东门、乐俭、辽远、迎接、长兴5个村。

流渡镇设流渡、白花、新桥、林观、和平、古城、中华、星光8个村。

谢坝仡佬族苗族乡设谢坝、东礼、上关、鱼泉、怀山、马南6个村。

市坪仡佬族苗族乡设市坪、龙坪、河渡、粗石4个村。

格林镇设朝阳、春雷、太平、广大、风光、保丰、兴隆、源泉、木盆窝、永长10个村。

俭坪乡设俭坪、马河、保龙、合作、尖山、龙泉6个村。

新州镇设新州、龙岗、茨梨、顶箐、老城、活石坝、尖山子、龙泉、龙江9个村。

杨兴乡设杨兴、大城、桐梓、新建、同心5个村。

庙塘镇设走马、教良、茶台、新场、木耳、板房、宝山7个村。

桴焉乡设桴焉、红岩、坪生、五汇、四联、桃子坪6个村。

小雅镇设小雅、梨垭、黄渡、二河、工农、东山、桐子坪、木桥8个村。

中观镇设九曲、天楼、晏溪、长岭、鲜光、红光、桂花7个村。

班竹乡设新模、上坝、班竹、旦坪、高原、丁木6个村。

2013年11月,撤俭坪乡建芙蓉江镇,撤班竹乡建班竹镇。2016年1月,撤凤仪镇建制,设置凤仪街道,辖原凤仪镇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楼台村。撤乐俭乡、杨兴乡、桴焉乡、碧峰乡,建乐俭镇、杨兴镇、桴焉镇、碧峰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转自:郑榆臻新浪博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