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麻溪的历史琐记
县城往北十余公里的和溪集镇,清民时期就是乡治所在地,故有较好历史渊源。生活在和溪这个美丽的地方已有70个春秋,内心充满浓郁的爱乡之情。时代变迁,小镇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些破琐的历史记忆,一直回荡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和溪镇因小溪而得名,小溪因生长的植物而得名。和溪集镇的小溪,曾生长许多和麻,故名和麻溪。和溪镇以前是乡,叫和麻溪乡。
和麻为何物?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荨麻,因其叶刺尖锐,极易刺入皮肤细嫩部分,其叶汁的毒性,使人疼如刀割。解放战争时期,国军过境,夜里大解,胡乱以叶拭擦屁股,如蜂刺般剧痛难忍,不知所措。而幼年时为躲避战乱,群众携家大小逃离家园,那种慌乱的感觉,犹忆心头,机枪的响声,划过耳际。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来之不易,倍需珍惜。
和麻溪,由底下坝、后坝、塘村沟三处水流相汇,水流颇丰,以前的水流大,沟亦深,能建碾房推磨。清朝时杜姓人在河边修建碾房,拦水形成的小塘,当地人称“关水丘”。关水丘鱼儿极多,尤其是“麻麻糁”鱼,密密麻麻,不甚其多。把捉到的“麻麻糁”挂在钩上,钩上系上麻绳。人在水中嬉闹洗澡,鱼儿照常上钩,丝毫不影响钓鱼效果,洗澡钓鱼两不误,让人十分爽心!
和麻溪的团鱼特别多。幼年读书,每逢天热季节,一放学就约玩伴下河洗澡、打水仗,打水漂、捉鱼蟹。在河里玩耍,到处都可以看到溪流中露出圆圆后背的团鱼,只要乐意,极易捕得,小则四五两,大则二三斤。有时,捉到手里的团鱼,嫌它太小,就一下子扔回河里,不复惦记。
和麻溪之上,两桥一庙,其中,处在下游一方的石拱桥,高约一丈、长约一丈五、桥面宽约6尺,叫杨氏桥。桥上建有亭子,亭子分上下两层,上层供有杨四将军神像,下层则供人过路、叩拜。杨四将军,何许人也?据说为宋朝抗辽名将杨令公四子,为纪念其历史功勋,人们建造小庙,供人祭拜瞻仰。杨氏桥历史较长,数百年风雨,今天仍牢固地立在那里,桥身数百斤大的石条,混砌其中。桥基经溪水冲刷,平滑洁净。桥边的龙王殿,是焚香求雨的地方,孩提之时,曾因大人的安排,跪拜于此,乞神降雨,昔日之境,犹在眼前。
和麻溪老街,历史上曾以骆、陈姓为主,两姓人家各占半条街,称为骆半街与陈半街。后来,骆陈二姓人丁不发,杜姓迁入,目前,杜姓仍为街上旺族。
和麻溪溪中有泉,水质甘美,旧时人们在溪中挑水,用来洗菜做饭。说起挑水,当地有个令人费解的传说故事:民国时期,有杨姓青年到泉边挑水,家人久等不回,赶到泉边。只见挑水的以石块自砸身体。家人认为是鬼魂附体,以掌扇其面,那人方醒,拾桶挑水而还。如此奇怪故事,让河麻溪徒生神秘。
和麻溪五几年曾发生过一件怪事,碾房附近、小桥下面三四十米的地方,曾出现很多条“野鸡号”蛇,密密麻麻在河沟里,水面、河床上,到处都是,蛇群队伍,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
和麻溪一带百姓为人善淑,也爱热闹,旧时逢年过节,喜欢打围鼓,和另一种叫“滋嗙嗙”的乐器。滋嗙乐器,打击时发出 “滋嗙嗙、滋嗙嗙......”的声音。那悦耳的乐声,打动着孩子们浪漫的童心,让那份快乐的心情与潺潺的溪水交融在一起,走远......
和麻溪老街,曲径而上,深幽之处,有数座古墓,古墓群中,一高台,约六尺高,两丈宽,径深一丈五。高台一旁有内砌台梯,上去便是一排没有坟头的古墓,墓前立有墓碑,墓碑为郑氏后裔郑德铭所立。碑正中用隶书提有“唐朝宰相郑畋墓”字样。此乃省政府授予的县级文物单位。
关于郑畋,据郑氏人讲,郑畋为郑氏入播(播州,曾包含今天的正安)始祖。郑畋,字台文,荣阳人,晚唐名相,三次入相。黄巢起义,唐朝将倾,败传檄天下,各地响应,又延唐朝性命几十年。后畋顾大局,以疾辞。
据载,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乱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及,玄宗仓皇逃蜀,道经马嵬坡,六军驻马哗变。杀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贵妃。即为马嵬事变。郑畋提诗《马嵬坡》云:“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成为千古名句。
诗的首两句写玄宗“回马长安”时,杨妃死已多时,意谓“重返”长安是以杨妃的死换来的。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怀“云雨”之情。“云雨难忘”与 “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景阳宫的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诗对玄宗有体谅,也有婉讽。
历史的兴衰裹着帝王的血泪,演绎着他们平凡人一样的多情。
郑畋曾因黄巢起义,带兵进入川(正安在历史上曾属四川),卒于陇州。对于郑畋墓,让仰慕它的人们,产生许多疑问。一代名声显赫的唐代名相,为何在此有墓,其历史渊源从何说起。是另有其人?还是历史的轨迹真实地划过和麻溪这个地方?如果真的是郑畋的坟墓,那么,是郑畋的真身还是假身?还是他的衣冠墓已而?所有这些,对后人来说,真是一个渴望了解的秘密。“郑畋墓”有四周的厚厚的围墙,围墙上青藤緾绕,如铁网紧覆其上。古墓处,古朴清幽,旁则翠竹青翠,风景十分优美。古墓的存在,总算为和麻溪的人文历史涂上厚重的一笔!也让郑氏人、和溪人感到几分自豪。
作者:杜恭福 郑雕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