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城:噪声污染成为新型“公害”
入夏以来,正安县城夜宵火爆,油烟四起。在城南新天广场附近,一些原本并不是做食品经营的店铺,也改行做烧烤,而且是无证和占道经营。吃烧烤的人,他们丝毫不顾及周围居民的感受,凌晨一点了还大声喧哗,甚至唱歌猜拳。
一位住户在微信朋友圈发贴说:“吃烧烤的屌丝们,都凌晨一点了,你妈喊你回家睡觉觉了!烧烤吃多了会患癌症,你晓得不?半夜三更的叫很扰民,你晓得不?吃着地摊货相当缺品位,你晓得不?”贴子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的建议泼水,有的建议泼粪,说是特殊的人要特殊对待。
有向派出所报警的,民警也来做了劝说,但收效甚微;有给城管局打电话的,但他们表示无能为力;也有给环保局干部提建议的,说噪声污染你们管不管?也有向卫生监督所举报的,但也没见有什么动静……既然没有动静,那就泼水吧,就真有人泼了,但“涛声依旧”。
“高考临近了,孩子刚睡下又被吵醒了。”谈及噪声和油烟污染,吴女士一脸愁容,“有时真想狠狠地骂他们一通,他们要跟着骂,就对骂。”
“乡下人挑个担子进城卖菜,城管凶巴巴的吼。可对占道经营的烧烤摊他们却听之任之。”一位退休教师气愤愤地说,“感觉现在城里容不下一张床了。凌晨两点还有人在吆三喝六,清晨六点不到,广场上就有人玩陀螺了,那声音相当刺耳。”
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在水、空气、垃圾这些常规污染之外,噪声污染成为新型“公害”。凌晨的噪声不仅有损城市文明,也损害人们身心健康,让生活品质大打折扣。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噪声污染难道就任其发展、无人可管?其实,噪声污染的治理并不是无法可依。《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早在1997年就开始实施,工业企业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标准也在不断完善。既然有这么多法规标准,为何噪声污染还是管不住?噪声污染不仅投诉难,治理起来难度也不小。在遭遇噪声困扰之后,人们很容易接着遭遇“投诉无门”,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噪声污染种类多、控制难,治理噪声污染取证难、执法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要解决生活中的噪声污染,除了继续细化并落实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外,最终还是要落到自律上来。比如,晨练时能否调低伴奏音乐的广播声?夜宵时能否不要大声喧哗?
记者在呼吁相关部门介入管理的同时,也呼吁店主文明经营,呼吁消费者文明消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还给老人、考生和居民一张宁静的床!
正安报特约记者 郑安宁,转自:正安论坛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