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青”可待成追忆

作者:萨菲娜     来源: 山里拍 饱饱盒子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这里是贵州省正安县班竹镇上坝村知青茶场。这里有一座特别的“部落”——中国知青部落。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来自上海、云南、贵阳、遵义等地的400余名知识青年,他们响应毛主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来到了离乡千里的山区,带着他们不同的文化,相聚在一起。这里曾是这400多名外乡青年的“第二故乡”,是那个特别年代的记录者。


穿过成片的高山茶园和菜地,走进上坝村,覆盖全村的高音喇叭正在播放“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屋顶折射着太阳光的五角星,似乎印证着五十多年前响彻全中国,激励鼓舞一代年轻人的号召,已经在此变成了现实——“广阔的农村是大有作为的!”——毛泽东.1959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毛泽东.1968年.《人民日报》这是那个时代在这里刻下的印记。


1969年,陈昌元听到消息,第一个跑去报了名,还动员了二十多名同乡的年轻人一起去报名。刚来到班竹镇的时候,茶场的老工人们唱歌跳舞,欢迎他们的到来。省外来的知青对这里的农作生活感到陌生,他们不认识地里种的稻谷,也不知道务农工作的艰辛。他们离开了亲人,在这里抱成一团,但他们心怀不甘,努力融入他们的“第二故乡”。天南地北而来的知青们,在这里像亲兄弟,亲姊妹,相互体贴,相互交流。


来茶场的第一年,茶场只有一队人,100多亩地。陈昌元他们干了几年之后,发展成了5000多亩地,最后发展成了万亩茶田。知青们住在烤烟房里,睡大铺,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山上开荒种茶。茶场要求每天每个人要开6厘地(按亩计算,6厘=0.6亩),每厘地要挖一尺五深(半米),场里每天用一根一尺五长的签子,插到地里检查。那个时候没有便捷的机器,每个人都扛着一把很长的锄头,一锄一锄,挖出了这万亩的茶田。


在那个年代,每天知青们都在工地吃大锅饭,很少有米,常见的是苞谷面,也没有油水,全凭着一股奋斗的精神支撑着。以前没有干过农活的杜光冕,来这里之后什么农活都会干了。在茶山上的日子,为了调动积极性,每天会插一面红旗在地里,大家分组干活,第一名的那一组可以得到那面红旗。为了得到那面红旗,杜光冕每天就和同队的同志较劲,弯着腰在地里打茶窝,打到腰都直不起来。“我们组那个时候得的红旗是最多的。”说到这里,杜光冕一脸难掩的骄傲。


最难的时候是冬天,贵州的冬天,每到11月份,上坝就开始凝冻。土地也是冻住的,一锄一个白印子,知青们的眉毛、睫毛、头发,都冻成了白色,连钢笔都冻得写不出水来。但是开荒不能停下,他们冒着刮脸的寒风,坚持待在茶山上,依然一下一下地挥舞着手中的锄头。


茶田越来越大,茶叶的收成也越来越好,茶场的运作形成了规模,陈昌元也从地里来到了车间。不懂得如何制茶的陈昌元,来到车间也依然延续着在地里时的勤勤恳恳,为了学习制茶,每天在加工车间待到凌晨两三点,不会做的时候就看老工人们做,老工人们休息了就回到住处看理论知识,不明白的就向老工人请教,最终学了一手制茶的好手艺。


转眼半个世纪的光阴逝去,这群在上坝茶场挥洒青春的知青们,已经陆陆续续离开了这里,半个世纪后,茶场依然在这里,茶树一年一年地长高,更多的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回到这里,他们从前辈的手中接棒,在这片土地上,继续辛勤地工作着。

alt="" />
2020年末,曾经参与茶场开荒的三位知青,重新回到了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班竹镇。一排白墙青瓦房,院子里的狗懒洋洋地趴在地上,耳朵突然立起来,一段悠长的二胡旋律从院子里传出,伴随着唱歌的声音,丝丝入耳。陈昌元坐在院子里拉二胡,夏启明坐在旁边唱歌,唱的是《送别》。夏启明没有离开茶场,退休以后他就在茶场住了下来,养养牛,唱唱歌,看着半个世纪以来这茶场的风云变幻。每个上茶场来的工人,无论新职工还是老职工,都要来夏启明这里坐一坐。


如今的上坝茶场是一帮年轻人在打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务农的工作变得比以前简单,茶田也被他们打理得井井有条,一条条机耕道把茶田分割得错落有致,整整齐齐。
既然来了上坝,曾经挥洒汗水的茶场自然是要去的。陈昌元不会用现代化的茶叶修剪机,就到厂房拿来了老式的手工剪,硕大的手柄和剪刃,要两只手才能操作,拿起手工剪,陈昌元和杜光冕立马上手干活,熟练得就像昨天还在茶场务工一样。


科技发展的当下,老的工具已经被淘汰了,知青们也从这里离开,但他们在这片茶场挥洒的汗水,留在了这片土地,勤劳奋斗的知青精神也留在了这里。曾经名噪一时的上坝知青茶场的故事,在这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建设自己的家乡,他们被知青的故事所感动,他们被知青的精神所鼓舞,他们传承下来的是勤勤恳恳,努力奋斗的知青精神。


正安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5万亩,20万人从事茶产业。2011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正安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正安白茶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现在品质好的一斤可以买到上千元。2020年3月,正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知青的经历对两位老知青也有不小的影响。杜光冕靠着在茶场学到的手艺和知识和朋友开了属于自己的茶场。陈昌元65岁的时候考驾照,专门买了一台电脑考科目一,知青时期不懂就学,一定要学会的拗劲儿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最后以100分的成绩通过了科目一的考试。到上坝的路有很陡的坡,路也坑坑洼洼不平整,可陈昌元开车上去的时候,不迟疑也不减速,三拐两拐就开到了茶场。
万亩的茶田填满了双眼,一望无际,茶田里的沟壑纵横交错,恍然间,仿佛看到了茶园里喊着口号,一下一下挥舞着锄头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洒下汗水,他们无所畏惧,他们努力地描绘着那个可歌可泣的,属于他们的时代。耳边又响起了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END-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