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节”是谁的节日?
问这样一个问题,肯定会有人觉得浅薄。谁都知道“儿童节”是少年儿童的节日,“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顾名思义,“农民工节”自然是农民工的节日。其实,我又何尝不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呢?只是我对农民工的算不算劳动者身份越来越糊涂,道理很简单,作为“工”的一个群体,他们当属劳动者范畴,既然是劳动者,“五·一国际劳动节”就是他们的节日。莫名其妙的是,在“劳动节”到来前夕,有些人不是关注他们能否享有这个法定节假日的权利,而是别出心裁设置了个 “农民工节”。
4月13日《工人日报》报道,为在全社会树立起理解、尊重农民工的文明风尚,形成关注、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遵义市将于5月23日举办“中国·正安首届农民工节”。报道援引当地一位市委副书记的话说:“自今年起,遵义市将每年的5月23日设立为‘农民工节’”。说实话,读到这则消息,我心里顿生暖意。按说对这样的好事,更多的应该给予喝彩和称赞才是,我之所以觉得“莫名其妙”,是因为“关注、关心、关爱”劳动者本来就是“劳动节”的主题,放着正宗的节日不去理会,偏偏去标新立异搞个“农民工节”,怎么想都觉得是多此一举。
遵义市“关注、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说法令人称道,尽管从理论上讲,这样对待任何一个群体都是政府的起码职责和义务,而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注定了更需要人们的关注。他们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用“含辛茹苦”、“饱受歧视”这类的词汇来形容都是轻描淡写,更不需要从大众传媒找出诸多实例来论证,前几年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九月九的酒》就足以说明那种“没有烈酒没有问候”的感觉是什么滋味了。有鉴于此,国务院曾于2006年3月颁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政府“既要抓紧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依靠改革和发展,逐步解决深层次问题,形成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体制和制度。”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各级地方政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农民工的困难,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那么,我就不明白了,遵义市如此大张旗鼓地举办 “农民工节”究竟是为了什么。不用说那些正在脚手架、下水道、矿井里、工地上拼命干活的农民工是否有可能去参加“农民工节”,就说那些守候在家的妻儿老小,他们巴望的只是亲人能够平安归来并带回养家糊口的血汗钱,即便有时间,可谁有心思洗净脸上尘土去参加什么节?这是个显而易见的常识性问题,如果连这样的问题都不能解答,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举办所谓的“农民工节”真实目的何在。
记得去年河南焦作市举办了中国首届“农民工节”,同样是以 “关怀农民工,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主题,其形式是推出就业培训、文艺演出、政策法律咨询、免费医疗、评选“十佳农民工”、举办建设工地电影周、农民工集体婚礼、“十佳农民工”带薪免费旅游等等。也许他们这样做原本出于一种良好的愿望,但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这不能怪人们横挑鼻子竖挑眼,既然是关怀农民工,就应该用这些钱去访贫问苦,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而他们的做法却与之大相径庭,又是领导讲话,又是媒体宣传,又是晚会旅游……说他们这样做是劳民伤财,恐怕是有些冤枉他们的好意,可是面对如此奢华高调的庆典活动,谁都不禁想问一句:这“农民工节”究竟是谁的节日?
我无意在这里探究农民工问题在当下社会形态里的重要性,那是谁应该想的问题谁自然明白。至于说“在全社会树立起理解、尊重农民工的文明风尚”,我却知道首先取决于地方治理者自身的政治素质。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为政阶层必须以自己的良好行为作出表率,只有正己,然后才能有效地教化百姓。以此而论,如果地方政府的官员都能够公平对待农民工,不要说国务院没有必要三令五申,也不要说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每年一度的农民工“讨薪大潮”,就连举办“农民工节”都是多余的。
不必讳言,对诸如此类的事件,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向来就是弱项。一贯的做法是,越是针对弱势,就越是在舆论上进行拔高。其实,谁不知道有人从骨子里蔑视农民工?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不管是“扫黄”还是“追逃”,都把农民工群体当作审查重点。直到今天,类似 “盲流”那样的称谓还在大行其道,“中国人暂住中国”那样的黑色幽默仍然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靠一个“农民工节”来拔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不是解决他们生存的问题根本途径。
关心农民工,就应该多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生活得幸福快乐。更进一步说,可以废除那些强加在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的制度,让他们有自由迁徙的权利;可以为农民工立法,别让他们爬上高楼甚至自焚才能讨回那一点点血汗钱;可以多建一些学校、医院,让他们的子女上得起学,让他们的父母看得起病;可以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居民保障体制,让他们生老病死也有一个保障……这样的道理谁都明白,做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总比办一个“农民工节”更实在。
其实,令人玩味的不是“农民工节”本身的内涵,而是为什么不在“五·一”这个法定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日堂堂正正给农民工一些关爱,却不惜大动干戈,轰轰烈烈造势另立节日。难道“政绩工程”的病毒已经变种并侵害到了农民工身上?倘若如此,所谓的“农民工节”究竟是谁的节日还用说吗?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