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仡佬族苗族乡概况

一、石井仡佬族苗族乡的成立

根据国家民委(82)240号文件和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委联合通知的规定,一九八四年正安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正安县恢复民族成份领导小组》,设置《正安县恢复民族成份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县领导小组把安场区石井乡定为恢复民族成份工作的重点试点乡展开工作。在中共安场区委和石井乡党委的领导下,在县工作组的指导下,于1984年11月开展民族成份的调查识别工作。经过三年多的调查了解,以大量的史料和特征,对各民族进行识别鉴定,认定石井乡范围内的冯、陈、郑、骆等姓为仡佬族,王姓等为苗族。根据识别认定的民族成份,逐级上报。1987年6月1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通128文件批准撤销石井乡设置石井仡佬族苗族乡。于1987年11月13日,在省地县区派人指导下,在石井乡中学召开了石井仡佬族苗族乡成立大会。全乡各族人民和前来祝贺的安场区各乡和省地县代表二万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二、石井仡佬族苗族乡的基本概况

石井仡佬族苗族乡位于正安县城之北,乡人民政府驻海龙寨。距县城18公里,地处东经107025′—107029′,比纬28038′—28043′之间。与道真的三江接壤。正北与新州区桐梓乡相邻,东与东坝乡相邻,南与光明乡相连。西与前进乡紧靠。年平均气温16.30C,无霜期290天,境内最高的红岩山海拔1108米,次为桐岭山海拔1000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630米。该乡是安场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点乡之一。遵义至道真的干线公路直贯其境。由于芙蓉江支流三江河隔阻,车辆难以正常通行。1967──1969年间,正道两县人民在三江河上修建了“东方红”大桥,大桥长90米,高30米,宽7米。

这个乡1953年建制为海龙乡。1956年把节约乡并入。1958年改称为正安县安场人民公社海龙管理区。1961年改名为海龙公社,1983年地名普查中在地区内不能有两个海龙公社,故改名为石井公社。1984年12月改名为石井乡人民政府。1987年正式成立正安县石井仡佬族苗族乡。当时全乡共有10个行政村,76个村民组。2183户,10854人。其中经过鉴定识别恢复仡佬族成份5602人,占总人口的51.6%。苗族828人,土家族3人,合计少数民族6433人,占全乡总人口60.3%。

三、民族乡成立后的新气象

石井仡佬族苗族乡从87年11月宣布成立后,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在县区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乡人民政府率领全乡人民认真落实民族政策,抓住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政策的机遇,根据石井的资源和地理条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1987年到92年的五年间,石井乡的变化比较巨大。除常规农业的发展加快以外,乡镇企业大发展。新建铁丁岩煤厂一间,购买了载重5吨汽车一台,35型拖拉机2台,安装汽油罐一个,成立乡镇企业办公室,开展打米加工,面粉加工,煮酒、开办商店,成立乡建筑队。开办林场一个。每年乡镇企业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建设快。修建了虎跳大桥,长嘴岗大桥,马庄大桥,修建了佳元到自强公路7公里,永城到桃竹公路4公里,马庄到夏家沟黄沙林场公路5公里,实现了村村组组通公路。加强了铁丁岩水库的维修管理,修通了自强村熊洞遂道和2.5公里引水干渠,蔡家坡引水工程。永成水利工程。全乡农户基本上吃上自来水。修建了向阳民族希望学校、海龙完小。联兴、马庄、吉安、节约等村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全乡有6间小学,一间初中,在校生2000多人。境内的正安二中已成为全县第二所独立高中,大大满足石井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子女就近入学。当时乡政府还开办了医院、文化站、电影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一九九二年七月正安县在撤区并乡建镇时,石井仡佬族苗族乡并入安场镇,改为石井管理区,于2003年撤管理区并村,在原石井管理区建立了自强、石井、兴庄、正江(把原东坝管理区的东方村并入)四个村。现在由安场镇人民政府以村为单位进行管理。石井仡佬族村民随同现在的村各自统辖。在现有村的范围内加强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撤区并乡建镇以来的13年中,原石井管理区及以后新建的各村发展速度加快。自强村以小康村的面貌展示一新,修通进村公路,到相邻村的公路,通村公路硬化2公里多,家家户户的人行道全部水泥硬化。希望学校建设更加完善,自强人编的顺口溜形容村貌是:屋里屋外电灯亮,电话安在床头上,电视影碟客厅放,泉叮咚流进缸。房屋一家比一家修得漂亮新颖,吃水不用抬,雨天不湿鞋,煮饭不用柴(沼气代替),赶集外出乘车快。电话手机联系方便。家家门前有花台。兴庄村搞了四在农家的桔园山庄。正江村户户通公路,石井村大棚蔬菜、西瓜、脱毒红苕大发展。总之,各村都在竟相大搞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回顾石井仡佬族的识别认定史料来源

据史料记载,正安地古为梁州之域。历史上巴郡,夜郎郡、涪陵郡、三溪县、南平军、交州、播州、珍州等都曾辖正安地。《宋史·蛮夷传》说:“有溱南二州夷,颇强盛。皇佑初诏自今岁遗史者承间之”。此溱州蛮在今正安与南川一带。又在交州蛮下说:“故夜郎也,在涪州西南,宋初其酋田仙以地内附,赐名珍州”。此交州蛮,在今正安接彭水一带。名豪酋据有诸地,在其宋以后始然。自元代设蛮夷总管土司,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改土归流后仍然土流并治了一个较长时间直至清初。土司制度推行长达300多年。明洪武四年,蛮夷总管郑瑚艾,相亲未归,诏赐衣币,以瑚为珍州长官世袭十三代三百六十年《正安州志·土司》。《贵州通志》103卷记载“正安苗蛮有仡佬,花苗三百余户。

马庄冯玉堂先生曾任四川省黔阳县土司官,在家乡建有官厅一座。

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语言、居住、服装、饮食、婚娶、喜庆、节日、丧葬、劳动、信仰、禁忌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各个民族的特点,根据不同特征进行鉴定识别。

仡佬族是由古代僚人发展而来的。2000多年前,今贵州就有僚人活动。在西汉时代是夜郎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特征:

服装:古代服装是穿桶裤。

居住:空架楼房。一般称为“干栏”(即吊脚楼)。

婚娶:过去多由父母包办,重财礼。结婚年龄在15-19岁之间。

丧葬:解放前用棺材盛殓,土葬,还有悬棺岩墓的丧葬习俗。全乡有岩穴墓5座,倒埋坟十一座。竖棺葬一座。以及大量的石板古墓,有的古石板墓多达10穴。

语言:由于与汉族等各民族聚居时长,现全用汉族文字,语言有些地方有所差别。

根据上述史料和实际特征,实物考究,在人民群众自愿申请,经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调查考证,认定后给予仡佬族等民族成份的恢复,并由国家民族主管部门发给恢复民族成份通知书,后来办成仡佬族民族证。在石井仡佬族苗族乡成立后,全区其他地方的仡佬族群众也申请恢复了本民族的成份。目前安场全镇仡佬族群众达8682人。

五、仡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民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少人为人类社会作出了许多可歌可赞的事迹。特别是冯姓仡佬族先辈冯辅元先生在安场凡溪河上修建两座大石拱桥和杨兴大桥。在大瑞濠安13丘田作为“学田”,每年收的粮食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助人为乐,为民作想。石井坝的百姓经常讲述辅元先生的故事。郑姓仡佬族先辈郑文渊,在三江修桥,当大桥正要合拢时,遭洪水冲垮了,他为了给乡亲和来往行人解难,又开设义捐(即无偿为百姓服务)请人摆渡,一直到解放后政府接管渡口。郑姓仡佬族农民(石井郑家院子)郑周庆由于在发展蚕丝方面贡献突出,缫线技术精湛,于1964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大会,选举国家领导人。现代仡佬族人中更是人才济济。现任贵州省农业厅机关党委副书记郑传楼从1987年以来19年志愿支援家乡自强村建设,使自强村的贫穷落后面貌极大改变。被省命名为小康村,红旗村,五个好村党支部,全省先进治保会光荣称号。自强人等聘他为“名誉村长”。共青团贵州省委通过郑传楼“名誉村长”的事迹得到启示,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创立反哺故土为主要内容的“春晖行动”,在全省开通了“春晖行动”网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外工作的有识之士以乡情、亲情、友情,反哺故土,回报桑梓,支持家乡,扶持家乡,给解决三农问题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郑传楼的带动下,自强村在外工作的仡佬族人郑周勤、张洪开等同志也积极参加家乡建设,也被自强村聘为名誉村长。

仡佬族百岁老人陈月香关心教育,把儿孙给她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赠给向阳民族希望学校交给品学兼优的学生,被聘为向阳希望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她经常给师生进行传统教育,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在她的子孙中有大学生14人,高中、中专生15人,中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3人,处级领导干部3人。她乐于助人,一生为乡邻群众做好事、实事。给人们搞推拿治小病,帮助青年妇女们带孩子等。在她走完103岁人生的时候,时任正安县副县长徐光华题写的颂扬诗给予了评价:“严于律已,宽容待人。艰苦朴素,勤劳一生。毕生行善,光彩照人。尊师重教,传播文明。高风亮节,昭示后人。严教儿孙,正直做人。豁达开朗,谱写人生。与时俱进,精神永存。”

作者:戴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