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珍故里思“尹珍精神”

这次在正安,在尹珍的故里,常听人们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在正安,走错了遇到的都是文人!”

这是一句玩笑话,玩笑里却透着实情。因为正安是尹珍这个东汉时期贵州教育先导者的故乡,首 “开南夷之学”。他在“南夷”这块土地上行道、施教的情况,从唐以来,研究颇多,明清是高峰,而今又为很多人关注与研究。正安有人甚至提出了“北有孔子,南有尹珍”的说法,话虽偏颇,却也不讳真情。

这次在正安,三四天时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可贵的“尹珍情结”,尹珍的精魂渗透在正安的“群众文化大县”里,渗透在正安“小说之乡”里;渗透在这片热土一代代人的血液中、骨髓里。

我的朋友中有两个正安人,一个是牙医,一个是公安,巧得很,两个都是文学爱好青年,不但爱看小说,还爱写。我常开玩笑说他们是“不务正业”。他们的一句话让我深思,“没办法,从小就是这样,这辈子,不管做什么,好象都离不开文学!”

这就是尹珍故里的人,先师的血脉在那里流淌着。

这次到正安,负责接送我们下乡的一个县税务局驾驶员,和他在一起一天半的时间里,让我们看到了尹珍故里人的文化素质。

在我们到流渡乡、市平乡的一路上,他成了我们的正安文化导游。那天正好是农历的七月半——“鬼节”,一路上时时可见人们祭奠祖先的活动。我们的这位特殊导游,从这里的风土人情到人文地理,从山歌对联到传说故事,给我们讲开了。一路上,他当然地掌握了话语权,来回一百多公里的路上,是他给我们开的正安风情讲堂,我们了解到了很多难得的材料。我特意问他,“你的这些从那里学来的?”他说:“不是‘学’来的,我们从小就和这些东西一起长大!”

这就是尹珍故里的人,先师的血脉在那里流淌着。

到正安的第一天,时间已晚,刚吃晚饭,就有朋友打电话来说,她的一个正安朋友邀请一起过去喝茶。“喝茶”是近年来的一种时尚,几个情投意合者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吃小点心侃大事情。到那一看,是一帮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心想今天是难情投意合了,相互介绍后,才知道他们都是正安的才子。我们算不上才子,但愿与才子情投意合。聊天中,他们介绍了他们2001年自发组织的一个文学沙龙。这些自愿投身文学的青年人,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激励创作激情。正安这些年来,除了早年的石定、赵剑平等一辈的著名小说家以外,近年又出现了王进、罗遵义、唐霖等一批年轻作家,他们正登上贵州小说舞台,走进中国小说舞台,在《收获》上发表长篇小说的王华,被他们多次提及。

喝茶交流中,我被他们互相支持、鼓励,团结一心打造正安“小说之乡”的精神深深感动。

当我问到他们的沙龙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告诉我:“珍州文学沙龙!”“珍州”是正安的古称,是尹珍文化、尹珍精神的载体,他们把尹珍的“不甘落后,千里求学的精神;热爱乡土,献身教育的精神”在这里光大发扬。

这就是尹珍故里的人,先师的血脉在那里流淌着。

这次正安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对“尹珍文化精神”的历史意义在现代的光大发扬,那种深切的感受和了解。

作者:喻莉娟   转自喻莉娟博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