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之舟扬帆正当时——走进首个中国“小说之乡”正安
冬至之日,寒风习习,黔北大地未见雪花飘落,但冷冬的双手仿佛随时都会将雪花飘洒一样……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不畏寒冬,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走进了位于美丽芙蓉江下游的尹珍故里--正安,共同见证了文风蔚起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小说)之乡"正式授牌。据了解,这在全国被命名的963个"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中,以小说这一艺术门类命名的,唯正安县一家。
正安获此殊荣绝非偶然,这里有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2005年起,正安县就明确提出创建"小说之乡"的目标,并将此列为县域经济"四化一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目前,该县有中国作协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11人,省作协会员20余人,市作协会员40余人,其中有4人被省文学院聘请为签约作家,累计获得各级文学奖项30余人次。
中国“小说之乡”的荣誉授牌只是一个仪式,但在热闹而隆重的授牌仪式背后,我们在聆听诸多文化名流高谈阔论和真知灼见的同时,也有幸深入了解了正安的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成果辉煌的如今,并对其文学事业的未来发展多了一份关注与期盼。
提起“小说”创作,正安是黔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其耀眼夺目的光泽与辉芒如同缓缓流淌的清泉甘露一样,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地滋养活跃着这片文学热土上奋笔耕耘的人们。追溯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尹珍"北学游中原、南天破大荒",采来了文明的火种,西南地区到处都留下了尹珍传播中原文化的痕迹。他学成后,回到故乡里设堂讲学,教化务本,传授人文思想,首开贵州文教之先河。
受尹珍先生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正安文艺创作繁荣,作家阵容强大,小说创作更是显现出强劲势头,先后涌现出了文志强、石邦定、赵进争、赵剑平、王华、杨鸥等一批在省内外、国内外知名的作家。目前,正安籍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文艺家协会会员有100多人,其中全国会员有24人,中篇小说有70多部,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不计其数。正安文学创作的活跃现象被国内文坛称之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安文学现象"。
“正安文学现象”同样也不是偶然。当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时,能够清晰看见文化艺术与民间艺术水流千载,汇集成一本厚重的文艺史书。翻开这本史书,正安小说的发展脉络跃然眼前,一位位把文学创作作为人生事业、并为之孜孜不倦不悔追求奋斗的文学爱好者,成为了推动正安文艺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任《山花》主编的文志强和曾任遵义市文联党组书记的赵进争就开始小说创作。他们在小说创作方面身体力行,频频在外发表中短篇小说,更在组织协调、培养人才等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正安建国以后文学的发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七十年代后涌现出以石定、赵剑平为主要代表,以王美泉、陈智武、刘礼贵、叶金国、陈义忠等的作家群,并在八十年代创作进入了高峰期,他们的作品不断在全国获奖,标志着正安小说创作鼎盛时期的到来。其中石定的短篇小说《公路从门前过》荣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以较高的质量和较多的数量在贵州乃至全国文坛争得了一席之地,"正安作家群"成为小说界闯出的一匹黑马,从而备受文坛关注。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活跃在文坛的赵剑平,是正安小说创作的中坚力量。他植根于黔北沃土,全身心地感知农民的身心状态,深刻地反映黔北农村的历史变迁,以简洁明快的叙述方式、雄奇豪放的环境描写、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形象地再现黔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高原气质。九十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大量作家的外调、下海、从政,使正安小说创作进入了相对沉寂期,但固守在正安本土的王美泉、罗遵义、王龙等人仍然精品迭出,并有大量个人小说集问世。这个时期的正安作家,或者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批判精神映现故乡生活,或者经历着精神放逐,以文学的形式实现着精神还乡。
新世纪由于“珍州文学沙龙”的组建,这个沙龙里聚集了大量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王华就是目前从沙龙中走出的最有成就的一位,使正安小说创作再次冲出了贵州。杨欧、王龙、雷霖、王小龙等十多名青年作家也活跃在贵州文坛,他们不断在全国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山花》、《青春》上重拳出击,组团发表作品,标志着正安小说创作第二次高潮的到来。王华是这个时期正安作家群中冲出的一匹“黑马”,同时也是贵州文坛冲向全国的一匹“黑马”。2005年1月,她的长篇小说《桥溪庄》在《当代》上发表,实现了贵州作家在《当代》发表长篇小说零的突破。该篇小说的发表,打破了贵州文坛近几年的沉寂局面,并获得了《当代》长篇小说拉力赛冠军。目前,老作家们的创作势头不减,杨韬等新人们不断涌现,出现了"整体推进、局部调整"的小说创作新格局。
花开无声,雪落无痕。无数载春夏秋冬,正安文艺事业由"雏鸟"成长为"凤凰",从固守乡土默默耕耘到冲出文坛显山露水,"小说"创作以其坚定不移的脚印,执着行进在追求奋斗的路上。
羽翼已丰满,双翅已展开,翱翔天空,穿越文海的正安文艺之舟,泛波而行,扬帆正当时。中国"小说之乡"的无尚光荣如同一粒种子,深埋在大地,经过一段又一段岁月的磨砺、时间的洗礼后,渐渐成长为一颗绿荫葱葱的参天大树。春华秋实的时光,早已将一位又一位把文学与生命相融合的文人墨客载入史册,闪亮的名字也会依然如蜡炬一样,默默地燃烧,为正安文艺事业的发展,继续释放无限的光与热,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使得中国"小说之乡"的称谓更加名副其实、声名远扬,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2010年1月)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