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发展正安地方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塑县作用

文化是社会的智慧,是民族的灵魂,是发展的精神纽带,承担着直面现实、维护信仰、创造理想、熔铸灵魂的重任。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抓好正安地方文化建设,不但能强有力促进正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能为扩大正安的影响、提高正安的知名度、塑造正安的形象发挥重大的作用。

一、有利条件

第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正安是东汉名儒尹珍故里,是贵州文化发源地。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早在一千九百年以前的东汉桓帝时,正安新州(勿敛)人尹珍(字道真)不辞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到中原洛阳求师于经儒大师许慎,“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这里的“南域”可能不是单指贵州吧?正安县的县名,是因纪念尹珍先生衍化而形成。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从正安县划出一部分地方成立道真县纪念尹珍先贤。“尹珍先生教化于正安有独深,遗迹在近邻为较著”(正安知州于钟岳于《尹先生务本堂碑》语)。受尹珍先生殚精竭虑教化的影响,正安尊师重教蔚为风气,文化发展绵延壮观。

第二、作家、艺术家辈出,文艺创作繁荣。“尹珍文化”深深熔铸在正安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文艺人才层出不穷和文艺的创作与繁荣成为历史的必然。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名声远扬的徐芷圆、杨白泉、白瑞之等书画家产生。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发展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一是作家、艺术家阵容强大:涌现了文志强、石邦定、赵进争、赵剑平、陈义忠、王美泉、陈智武、罗遵义、王华等一批在省内外、国内外知名的作家及田景良、简承国、江定元、周信、邱仲书、韩克庥、徐际虞、钟涛、陈昌霖、王化彬、贾祥明、李云翔等一批艺术家。正安籍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文艺家协会会员有一百多人,其中全国会员有二十四人。二是创作成就辉煌。中篇小说有六七十部之多,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不计其数。石定的小说集《公路从门前过》、《石定小说选》、《天凉好个秋》,赵剑平的小说集《远树孤烟》、《小镇无街灯》、《赵剑平小说选》和散文集《挂在悬崖上的街》,赵进争的散文集《悠悠岁月情》,陈义忠的小说集《隐情》、《小镇风流》,王美泉的小说集《野店》、《王美泉小说选》,罗遵义的小说集《罗遵义小说选》和与人合著的长篇小说《江湖浪迹》,刘宗扬的诗集《永远的询问》,以及刘大林、马家华、刘祖建、刘华等的小说、诗歌、散文集的相继出版,共同形成了浩大的正安文艺作品丛书系列。三是获奖频繁。石定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贵州省文学创作奖,赵剑平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和遵义市首届政府文学奖,陈义忠、杨欧获得遵义市首届政府文学奖。四是文艺活动活跃,文艺创作势头强劲。在文志强、王美泉等老一辈作家的带动和扶持下,一批视文艺事业为生命的人自发组建成立了“珍州文学沙龙”,并以此为中心经常性开展活动。创作热情高涨,新人不断涌现,以王华、杨欧、雷霖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作家脱颖而出形成了新一代的作家群。王华的小说《黑溪门》在《当代》上登载,首开了贵州作家在全国大型刊物上发表小说的先河。正安蓬勃发展的文艺事业,被各级媒体称之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安文学现象”。

第三、民族文化凸显。正安是汉族、仡佬族和苗族杂居的地方。汉文化包容了仡佬族和苗族文化,但苗族特别是仡佬族文化颇具特色。风俗习惯纯厚,建筑风格独特,服饰个性鲜明,民歌、山歌、嫁歌、葬歌、薅草歌等内容极为丰富,特别是傩戏有中国古典戏曲活化石之称。

第四、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文化设施比较完善。每逢一元复始的春节,广大群众开展扭秧歌、玩狮子、耍车车灯、玩龙灯、跳花灯等活动,火红热烈。在重大节庆等活动或闲暇时,群众自编自排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在县城或乡镇汇演,并到各村巡演,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科技知识等寓于欢快的文艺表演中。在县城,开展了周未电影活动和“九夏芙蓉”周未文艺演出活动,深爱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1997年,正安县村村建立起了图书室,迎来了全省“千乡万村书库”现场会的召开,获得了全国的“千乡万村书库”工作先进县;1999年,在村图书室的基础上,村村建立起了“三室一校一基地”(图书室、广播室、放影室,农民夜校,科技示范基地),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2003年以来,以“四在农家”和基层组织示范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工作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新景象。

二、重点内容

(一)弘扬尹珍文化

尹珍文化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是弥足珍贵的过硬金字招牌。市外乃至省外一些地方想尽千方百计争抢尹珍文化这块金字招牌,身为尹珍故里的正安人不保护好这块金字招牌、弘扬好尹珍文化,就要有负尹珍先贤、有负悠久历史、有负正安人民。

弘扬尹珍文化,应当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成立尹珍文化研究会,持之以恒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二是完成修缮“务本堂”的一期工程,争取并组织实施好二期工程,设计修建纪念尹珍先贤的堂、馆、亭等设施;三是进一步发掘、研究、整理尹珍文化,提练尹珍文化的丰富内容;四是作好尹珍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工作,增强全县人民和自豪感和创造力。

(二)创建小说之乡

小说创作是正安非常凸显的也是全国少有的文化现象,既有较强的个体优势,又有很强的团体优势,受到社会各界和各级媒体的充分肯定。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继续深入扎实工作,顺利争取“小说之乡”的命名,将会对正安的发展和形象的塑造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小说之乡”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协同实施。一是要建立创建领导小组,具体组织抓创建工作;二是确保办好《芙蓉江文艺》和《正安文艺报》等刊物,并努力提高办刊档次,使之成为独树一帜的文艺园地;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强大的动力推进小说创作向纵深和更大的范围发展;四是完善小说创作的对外交流机制,形成全国性的网络体系;五是继续收集整理小说创作成果,完善小说集的出版;六是编辑和出版《正安作家传略》。

(三)发展仡佬文化

我国的仡佬族集中居住在务川、道真、正安三县,因历史的原因,正安虽然不是仡佬族自治县,但正安是黔东北(务、正、道)的中心,且仡佬族人口也有三万多人(我国少数民族珞巴族人口不足2500人),继承和发展仡佬文化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继承和发展仡佬文化,在于彰显民族个性,丰富文明内涵,助推经济发展。

发展仡佬文化,要开展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仡佬文化研究会,抓具体工作的开展;二是要以历史的紧迫感抓好仡佬文化的抢救、发掘、整理、提炼工作;三是抓好仡佬族村寨建筑、风俗等等方面保持民族风格的工作;四是仡佬文化要和旅游产业等紧密结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五是狠抓仡佬文化的发展,赋予仡佬文化以强大的生命活力。

(四)创建文化先进县

创建文化先进县,是全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创建文化先进县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正安是贵州省的文化发源地,创建文化先进县也是应有之义。

创建文化先进县要以攻坚战的态势来开展工作。一是建立坚强有力领导小组领导开展此项工作;二是必须完善各种文化设施,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三是文化系统各单位必须实现文明单位的创建;四是文化系统各单位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要打造形成各自的工作亮点;五是组织创作一系列颇具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六是巩固县城周未广场电影、周未广场文艺演出和乡村巡回文艺演出等活动,推动形成宏大热烈的文艺活动局面,极大限度地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几点建议

1、列入大事实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劲的文化发展态势是正安难得的比较优势,应当充分利用好和发挥好这一优势。但是,弘扬尹珍文化和发展仡佬文化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创建小说之乡和创建先进文化县更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要制定目标集中力量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工作才能实现。弘扬尹珍文化和发展仡佬文化应从现在开始纳入议事日程,建立组织并持之以恒地开展好工作;创建小说之乡和创建文化先进县应纳入“十一五”计划,并确保在“十一五”计划期间实现创建目标。

2、作好有效保障。必不可少的资金投入是实现正安地方文化建设目标的有力保障。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应作重点安排,每年根据创建目标和建设规划编制财政预算,尽最大努力满足投入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大向上向外争取资金的力度,以获取更多的资金,保证投入的需要。

3、实施标志建筑。标志建筑是画龙点睛之笔,是一个系统的神韵和象征所在。文化本身是社会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文化建设中实施好标志性建筑就显得尤为重要。弘扬尹珍文化,应当在完成修缮“务本堂”的同时,修建尹珍纪念馆或尹珍博物馆;创建小说之乡,应当修建作家楼;发展仡佬文化,应当修建仡佬民俗文化村;创建文化先进县,应当修建好县文体活动中心等。

4、建设过硬队伍。工作方向确定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一是要建设和县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的、开拓创新的、精于文化工作的、团结协作的坚强领导班子;二是组建有很强学术研究能力的、有紧迫历史责任感的、有奉献精神的研究会组织;三是建设一支服从指挥、勤奋敬业、精于专业、扎实苦干的干部队伍。

(2009年5月文章 龚开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