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正安:因盐而兴古镇安场
正安安场古镇(图片来自网络)
安场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北部,距正安县城约13公里,东面接正安县的格林镇,南接凤仪镇,西接瑞溪镇、碧丰乡,北接杨兴乡,东北角与遵义市道真县三江镇毗邻,自古以来就是重庆至遵义、贵阳、铜仁、思南、印江等地的古盐道驿站,其历史悠久,旧时商贸繁荣,群众民间文化极其丰富,乃是黔北三大商贸重镇之一,素有“小香港”、“小山城”之称。
安场所处的坝子,北有马鬃岭,东有东山梁子两条山脉,东南西北分别有小黎溪、桥溪河、蚂蝗溪、凡溪河四条溪水相伴。最初的这个坝子,全为水草丰盛的沼泽所覆盖,两面山高林密,四周溪水潺潺,是远古土著人打渔狩猎的理想之地,因此这里很早就有人类生存。到了宋元时期,这里已人口聚集,人们便以日中为市的方式,在安场古镇西北面的火石坡(现安场贾家湾)几间茅草房处兴场,约定每十天进行一次交易,形成了安场商贸的雏形。后经百余年的繁衍发展,平坝一带以耕地为生的人口逐渐增多,人们便在现安场镇与贾家湾之间的岩扁(今土地庙和下烟房)一带,形成了更大的集市,并约定以每五天赶集一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因社会发展的需要,交易地又渐渐迁移到现在的安场更宽阔的地带,以二、五、八为场期进行交易,才形成了今天的安场古镇。
安场老街道(图片来自网络)
据史籍所载,古镇安场在清雍正初年已初具规模,其地名历经了“安四溪”“安顺场”“安场”“巩盘镇”“安常”等的演变。安场古镇,处于平坝中央,四面溪水相伴,人们安居于四溪之中,故名“安四溪”。安顺场,则与高山寺所处的山脉有关,按阴阳五行说,人们以场集西面高山寺为祖山,山脉下半山为父山,场依祖山设于父山山麓,有利于场市的兴盛,人脉的汇聚,生活的安康。安顺,源自成语“安常处顺”,寄托了人们祈求顺达之意。于是在明万历年间改土归流后,便将“安四溪”更名为“安顺场”。而安场,则源自“土能生白玉,地内出黄金”之语。从安场场中心的地势来看,在五行中属“土”,居之则安。于是在民国初年,又将“安顺场”改名为“安场”。而巩盘镇,则寄寓了人们在兵荒马乱年代对社会稳定的渴求。安场地势开阔,处于坝子中央,时常遭受兵匪侵扰。清末至整个民国期间,富绅商贾们都在修筑城墙以自卫,且希望城墙“安如磐石”,集镇内“安稳、稳定”。于是在民国二十年,“安场”又更名为“巩盘镇”。而“固定不变才是安”,只有长治久安,才会带来商贸之繁荣,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人们又将原“安场”的“场”改为“常”,定名为“安常”。
以上众多地名中,作为行政区域,人们一般称“安场”。而作为集镇,除称“安场”外,人们仍习惯于称“安四溪”“安常”。在地方史籍中,这三个地名也经常交替使用。1992年撤区并乡组建安场镇,安场这个行政区域名便一直沿用至今。2009年9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历史文化名镇。
“叶子烟”交易(图片来自网络)
正安及周边地区人民,有史以来都吃川盐(綦岸盐)。很早以前,綦江骆氏就到安场来贩卖盐巴,并开辟了綦江经松坎进入安场的盐道。清末,陕西王姓富商,租安场涂氏临街房首办“宝兴隆”盐号。不久,来自江津、南川、遵义等地“义益号”、“天全美”、“大生美”三家盐号相继进入安场。而安场的黄丝、桐油、木油等物产自古就相当丰富,盐、布、纸、糖等从川湘输入,山货从这里输出,“槐帮”、“木洞帮”、“南川帮”“石磕镇帮”等来安场经商群体逐渐增多,市场为之繁荣,在解放前期形成了“四大号,八大肥,二十四个咪咪肥”的繁荣商业格局,因此有“小香港”、“小重庆”之称。
如今,由于正安县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安场古镇已处于城郊,“白日有千人朝宝,夜晚有万盏明灯”的商贸繁荣热闹现象仿佛已经远去。但那些留存在老街古民居、老会馆遗迹,以及传承在集镇民间的傩戏、龙灯、围鼓等民间节目,足以证明安场昔日曾经的辉煌。
安场镇自强村(图片来自网络)
转自:方志轶事趣谈公众号 作者:斟灌三皮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