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道真先生务本堂记碑记
汉儒尹先生务本堂,在正安州城东一百二十里江七甲。 明万历四十年,遵义府知府孙公敏重建祠宇。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遵义府知府陈公师沆,嘉庆二十年正 安州知州赵公宜霦,又两新之。岁久将替,前任正安州知州 朱百谷,思有以建堂作室。谋诸邑人士,功未竟也。岳以咸 丰八年来署州事,踵朱公未竟之绪,逾年蒇事,邑人士请磨 石记其始末。
「谨按」先生讳珍,字道真。《后汉书·西南夷传》:“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 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 珍官至荆州刺史。”《华阳国志·序志·文学》:“荆州刺史尹 珍,字道真,毋敛人。”又《南中志》:“明、章之世,毋敛 人尹珍,字道真,以生遐裔,未渐痒序,乃远从汝南许叔重 受五级,又师事应世叔学图纬,通三才。还以教授,于是南 域始有学焉。珍以经术选用,历尚书丞、郞,荆州刺史,而
世叔为司隶校尉。”考“明、章”二字当是“桓帝”之误。 应奉曾祖在和帝时为河南尹,在章帝后。奉以桓帝永兴元年 平武陵蛮为司隶校尉,可知桓帝时为是。然则先生桓帝时人 也。《后汉书》不言先生为毋敛人,而《华阳国志·南中志》 言之。遵义府知府赵公遵律有《尹珍考》,谓“今之正安州唐之珍州;唐之珍州,即汉之毋敛”然则先生汉毋敛今正安 州人也。而郑孝廉珍修《遵义府志》以为非是。郑氏谓毋敛 县在今都匀、贵阳两府间。正安州汉鄨县地,唐溱州东境, 珍州东北境兼播州芙蓉县地,宋西高州及珍州乐源县地,明
属珍州乐源县,即汉之毋敛也,皆不谬(州有乐源井,大旱 不涸)。独以正安州为鄨县地,以都匀、贵阳间为汉毋敛县 地,此因前书牂牁郡毋敛下“刚水东至潭中入潭”,郁林郡 定周下“水首受毋敛,东入潭,行七百九十里。”郑氏既称 刚水出今贵州独山州,故疑毋敛在都匀,贵阳两府间也。又 牂牁郡鄨下“不狼山,鄨水所出”。郑氏于不狼山,以今桐 梓县娄山关、绥阳县朗山关当之,称“娄山:朗山为不狼山 之讹”。夫以今之水道求汉县地,未为无见。然毋敛之刚水 未必出自独山。奚人知其然也?前书毋敛下“刚水东至潭中 入潭”,言由潭中而后入潭,则潭中非定周之潭可知。下一“潭”字乃定周之潭。且“东至潭中入潭”,不言道里远近, 则刚水山独山与否,不可知也。“鄨水东入沅,过郡二,行七百三十里。”今娄山关、朗山关无巨川,其牂牁诸浸汇为 巨川以入沅者,又不仅七百三十里。然则以鄨水证鄨县,鄨水且不足恃,谓正安州为汉鄨县,无疑可乎?且以娄山、朗 山为不狼山之讹,尤为无稽。古今水名互有同异,盖夷夏殊 音,文人称述不一,未可以臆度也。大抵西汉始建牂牁,郡县画野分明大致而已。水道则以细流统乎巨浸,或沅受之,或郁受之,皆牂牁、夜郎、且兰之水也,是不足为证也。尹 先生之出西南夷既有明文矣。今遵义府为西南夷地无疑也。 《后汉书》既举鄨县,又举毋敛,则两县之相邻又可知也。 以提封言之,今正安州,绥阳县提封各五百余里,今遵义县 提封千余里,恐非一鄨县所能罄也。鄨县既与毋敛为邻,则今正安州东北偏之地邻今贵州桐梓县、四川南川县,庸讵知 非汉毋敛也乎?然是说也,郑氏必谓此曲说无确据也。今都 匀、贵阳间无人道及尹先生者,仅乡贤祠春秋一祭而已。正 安州则有务本堂,堂后有先生墓,有残缺铜碑,土人能道先 生年月日时,去城一百二十里而土人犹岁时奉祀。惟谨祀于 城,或疑为好事者所为,祀于穷乡僻壤,此非附会者所能形 似也。盖牂牁一郡,于全黔辟最早,去蜀最近,其被文教亦 必最先,非如都匀,贵阳间苗夷土著,衣斑斓而语音殊也。 岳故谓牂牁郡十七县地,近在乌江以内,以江为徼,不远及 都匀、独山也。独山、都匀间有附乎中国者,必隶乎郁林、 苍悟、象诸郡。如今之荔波县,疑即汉苍悟郡下荔浦也。岳 又读赵公遵律《尹珍考》,谓前汉牂牁十七邑,后汉十六邑, 《晋书》牂牁郡八县,《宋书》牂牁太守领六县,南齐南牂 牁郡领六县,毋敛,且兰皆隶焉。又引宋田景迁以州多灾沴, 请改州名,因改为西高州。是故为悠谬之说,隐易名之义为 证,据以断定先生为正安州人无疑。郑氏以为,唐贞观十七 年置播川镇,以川中有降珍山,因以镇为珍州(据《太平御览》引《十道志》)。谓先生为珍州乐源人者,盖由景重前贤, 唯恐非我邦所有,致以唐人州郡强作汉儒乡里。
「岳按」南齐时牂牁才领六县,而且兰、毋敛县属焉, 则是且兰、毋敛二县不离乎遵义府者近是。贞观十三年以播 州为播州郡,十六年以芙蓉、琊川隶播州,十七年置播川镇, 即以镇为州,领营德,夜郎、丽皋、乐源四县,可知今遵义 府即唐之珍州,南齐与汉之牂牁郡也。今正安州、桐梓、绥 阳、遵义县即唐之营德、夜郎、丽皋、乐源四县,南齐之且 兰、毋敛等六县也。南齐之毋敛即汉之毋敛,此理之无可疑, 论之不可易者。此四州县中,何以独定正安为汉毋敛也?考
《四川省志》,以先生为今南川县人;《綦江县志》,先生为 綦江县人;《绥阳县志》,以先生为今绥阳人;《正安州志》, 先生为汉毋敛即今正安州人。相争者,南川、綦江、绥阳、 正安也。都匀、贵阳言之者且无?岂但无争者?争者之所在, 即先生乡邦之所在也。今先生祠、墓在正安境内,而于南川、 綦江两县实近,且毋敛坝在焉。以此知先生之必生于斯也。 且唐至今未远也。国家礼乐兵刑多仿唐制。居今之世,考汉 之县,舍唐宋其奚由?唐宋所述,我可因焉;唐宋不称,我无征焉。宋太祖开宝元年,改珍州为西高州,仍命夜郎郡领 夜郎、丽皋、营德、乐源四县、隶夔州路。此尤足证毋敛之 不在贵阳、都匀间,而与巴、涪、夔、巫相近也。(《后书》 附先生事于牂牁,及公孙述时大姓龙、傅、董、尹事下、叙牂牁又绝不与武陵、象郡、交趾、郁林诸蛮牵混,可知牂牁 之近蜀矣。即以今风俗考验,遵义一府,衣冠文物与都匀, 独山之群苗杂处,时出摽掠者,不可同年而语,可知西南夷 文教之倡,都匀,独山断断乎不能先遵义也。)又按:晋谢 恕,亦毋敛人,其事迹功业,多著于涪陵,江陵间,又可证 毋敛之近巴蜀而远郁林也。
今之考据家,往往以群书迁就已之私见,宰割秦汉郡县, 移易鄼候食邑,自以为博,其实皆优戏来敏也。即以尹先生 之故里论,虽三尺童子,皆知为今正安州某乡人,而宿士反 多悠谬。无他,一执卷而求,一得之父老口授。此史迁之所 以遨游名山大川,询问故老,然后成一家言也。
国朝去东汉几二千年,而欲以郦道元《水经注》,《前汉 书注》寥寥数语,定西汉蛮夷中凿空之郡县四至,犹两小儿 以炎凉大小辨初日远近也。岳力辨先生为正安州人,已蹈聚 讼习,不免为通人嗤。然舍考据,执理而淡,亦不敢谓先生 非今正安州人也。何则孔子之徒鲁人为多,文王之化江汉居 后?绥阳有讲堂之基,南川、綦江以名贤入志,正安则祠、 墓在焉。州辖桥溪河,多先生子孙,能道先生年月日时,岁
岁奉祀。先生之教化,于正安有独深。知先生之遗迹,在近 邻为较著。亦足以考郑公之乡,破襄阳、昌黎之谬矣。既叙 述其事,以备来者参考。及作赞曰:
昔在新莽,礼坏乐崩。世祖光武,嗜经求文。负坟抱策,聚风屯云。范陈郑杜,卫刘桓孙。 济济洋洋,盛于永平。伟哉洨长,解字说文。 羽翼经传,厥功惟尊。司隶校尉,图析纬分。 威讨惠降,克平詹山。推考厥时,永兴之元。 矫矫先生,东京靡群。毋敛之瑛,珍山之琨。 北学中国,许墙应门。学开天荒,文回日曛。 入为丞郞,出实牧荆。汤汤江汉,犹歌古循。 德教所浃,故乡为肫。土人所祀,虽野实虔。 后世景重,挦撦名贤。或衣冠葬,犹指为真。 汉之毋敛,为唐之珍。今之正安,子姓实繁。 后儒好奇,以为都匀。引班证郦,文采铺棻。是皆未化,挝鼓雷门。先生之道,靡世不存。 先生之化,靡方不分。讲堂有基,高冢祁连。 是其所生,正安近焉。前有千禩,后有万年。 敬述颠末,以待来贤。珍山嵯峨,乐源清涟。 流连徘徊,用成斯篇。
大清咸丰十年岁在庚申(1860 年)闰三月 谷旦
顶戴花翎奉政大夫署贵州遵义府正安州事候补同知直隶州
知州于钟岳谨题。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