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人士韦焜熙
解放前,在土坪到和平田坝这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人们时常看到一个扛着自由棍,棍上挂着一串烂草鞋的人。路人惊问:“区长,你那烂草鞋哪里得的,拿来做什么?”扛着草鞋的人答道:“路上捡的,一只草鞋烧成灰,可以丢好几窝豌豆呢!”他,就是一生都没有脱离过劳动,曾经三次任土坪区区长的韦焜熙。在田坝附近,路人常常看到他提着箢篼,拿着粪刮捡粪来种庄稼。
韦焜熙字庆华,又名开玺,正安县流渡和平田坝人。1922年毕业于正安县城高小,1925年在土坪小学任教。1931年,在贵州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结业后任土坪区区长,不到一年就辞职。同年秋,再赴任。1936年,土坪、乐俭、和平、流度、谢坝、市坪等地合并为第四区,他卸职。1938年,他再次被任命为第四区区长。1939年,他到云南探望其胞兄韦仁超和胞嫂李尚志,深受共产党员李尚志革命思想的影响。解放初期,他赞成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拥护《共同纲领》。1950年4月担任第三督导处(土坪)主任。从1954年起,他当选为正安县一至七届人民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并长期在流渡和平完小任教并担任校长。1980年1月21日辞世,享年78岁。
韦焜熙一生,给当地老百姓留下了很好的口碑,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官清廉,乐善好施。解放前,韦焜熙当区长时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常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不像当官的样子,时刻都把民众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从不敲诈勒索百姓,三进三出官场仍然两袖清风。1944年大旱,几个月不下雨,稻田干裂,禾苗大量干死,又值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民不聊生。第二年,老百姓生活难以为继,逃荒乞讨的灾民到处都是,他触景生情,作诗一首:“昨年天干歉丰盈,万户仓无半粒存,遍游农村询饥渴,半属沿门乞化人。”他虽从区长位置卸任,但对身处困境中的农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凡遇行乞之人,总是慷慨解囊,有钱给钱,有粮给粮。家里每逢红白喜事,成群结队的叫花子聚集这里,连续几天几夜,每顿都要摆上好几桌。他知道有个远方的叫花子在田坝附近的庙上病倒后,还专门为叫花子送了十多天的饭,直到叫花子病愈。在这里路过的叫花子总把他当成大善人,大救星。
不攀权贵,爱憎分明。1946年,韦焜熙被民众选为正安县参议会参议员,在出席县参议会时,因为县政当局克扣保警队士兵粮饷,导致士兵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为了生存,士兵们不得不白天夜晚到城郊农民菜地强行扯菜,屋内捉鸡,胡作非为,老百姓怨声载道。他以铁的事实大声质问县长周元椿,周元椿十分尴尬,下不了台,之后遭到周的仇视甚至刁难报复。1949年10月,正安解放前夕,身为正安县反共保民委员会委员、东南指挥所指挥官的钟昌泉到和平组织所谓东南指挥所,想利用韦焜熙的资望扩大和巩固反共组织,聘他为该所顾问,他的严词以拒。
追求进步,献身教育。抗日战争时期,韦焜熙订阅《大公报》,以了解国家大事。他在学习过程中清除旧思想,紧跟时代步伐。1949年9月,党的地下工作者来到和平田坝,他热情接待,提供食宿,冒着风险护送,使这些同志不仅顺利完成了任务,而且发展了一批中共党员,充实了党的队伍。后来,这些同志成了解放正安时的骨干力量。1934年,他任土坪当区长时,筹款新建了规模庞大的土坪小学(12个班),自己兼任校长,聘请品学兼优的人担任老师。由于严格管理,治学严谨,教风学风正,除了土坪适龄少年就读外,本县市坪、谢坝、晏溪、流渡、和平、乐俭等地和绥阳县的旺草、公平、南坪、募坝等地的青少年都慕名前来学习,在校学生达700多人。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解放后,他不辜负桑梓人民的期望,到和平完小任教,长期担任和平学校校长,直至1979年退休。
提携后人,培育新人。1946年秋,韦焜熙经过土坪径关口时见一户人家的结婚对联写道“握手初行平等礼,同心合种自由花。”对联上刚劲有力大方美观的毛笔字深深的吸引了他。一打听,才知道是一个已辍学在家的名叫赵进争的小学生写的。于是,他专门带信请赵进争到他家,问他读了哪些书,为什么不上中学?他们谈得很深入。在谈到那副对联时,他问:“很多人写这副对联时都写‘同心合唱自由歌’,你为什么要改成‘同心合种自由花’呢?”赵进争说:“‘自由花’比‘自由歌’的含义要深刻些,歌只是唱,花是要种,花开后要结果的。何况结婚对象是两个农民青年,他们在农村能唱什么‘自由歌’哟!”韦焜熙大笑起来,说:“有作为的读书人,就是要像你这样写文章,吟诗作对,既要考虑意义深刻,又要考虑对象,这就叫灵活应用,不可生搬硬套。”赵进争的书法、用心读书的态度、活学活用知识的方法都得到了他的高度赞赏。临别时,他赠送了一套白话注解的《古文观止》给赵进争,并在书的扉页上题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后来,他做通了赵进争父亲的思想工作,赵进争到正安上了中学。最后走出正安,成为著名作家、书法家。
此外,雷永江、贾福波等大批青年人都得到韦焜熙的教导和培养,使他们长大后为家乡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与人为善,化解矛盾。1945年,和平乡的郑代钦,李兆祥两股有枪势力,为了争权夺利,彼此互不让,各自聚集宗族在和平街上气势汹汹的成剑拔弩张之势,随时准备开枪武斗,都想吃掉对方。韦焜熙知道后,与胞弟韦开云不顾个人安危,火速赶到和平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巧妙地收缴了双方qiangxie。对郑代钦、李兆祥分别晓以大义,说明厉害,双方心悦诚服地把人遣散了,使和平人民避免了一场无端的刀枪之灾。
转自:郑榆臻新浪博客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