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诗词邂逅初秋的美好

当夏日的热烈与繁华渐渐淡去,立秋,翩然而至。

自古以来,人们便对立秋寄予了深厚的情感与寄托,从“一叶知秋”的细腻感知,到“贴秋膘”的民间习俗,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这个季节的热爱。

暑去秋来。秋天,虽带来万物凋零,却也预示着新的生命即将在冬日的沉寂后,破土而出。珍惜当下,方能不负韶华。

〔1〕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唐·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在不经意间,那个充满活力的夏天,已经走到时间的尽头,凉爽的秋风已悄悄拉开秋天的序幕

夜晚,璀璨的银河之上,搭起了一年一度的鹊桥,让分隔两地的牛郎织女,相会在美丽的玉楼之上,演绎着千古流传的爱情佳话。

寒蝉的鸣叫声在耳畔响起,晶莹的露珠,从林间的枝头上缓缓滴落。

落叶触动了内心的思绪,面对时光易逝,怎能不心生愁绪,感慨万千呢。

诗人捕捉到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巧妙地将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融入诗中,流露出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淡淡忧愁。

〔2〕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荫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睛。

立秋之日,白居易在长安曲江畔独自前行,心中涌起一抹孤寂之感。

他在柳荫下下马,独自登上江堤漫步。此时,如果能有好友在身旁陪伴,该是多么惬意的事。

然而好友元稹远在千里之外,树上的新蝉不时发出鸣叫,更加触动了诗人心中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放眼望去,那条蜿蜒的曲江水,从城中流过,而元稹正身处江畔的江陵城中。此时此刻,两个人虽然天各一方,但面对这刚刚到来的新秋,应该产生同样的情思吧。

这首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有朋友互相牵挂,是一种福气,有朋友互相关心,是一种幸福和心安。

〔3〕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当夏日的酷热渐渐褪去,猛然发现,令人难耐的三伏天就要结束了,立秋时节已经来临。

清晨时分,去欣赏露水和朝霞,会感觉到一丝初秋的凉意;傍晚时分,天空云朵变幻莫测,与远处的山峦相互辉映,更加显露出奇异壮丽的景象。

田野中的庄稼即将成熟,淡淡的香气弥漫在田野之上。曾经茂盛的小草,此刻也开始慢慢地枯萎。

面对这清朗明媚的时光,诗人并未因时光流逝而惆怅,他借用西晋名士潘安的典故,认为不妨保持一颗安静之心,迎接秋天的到来。

这首立秋诗,以简洁深邃的语言,既捕捉到立秋时节的微妙变化,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更迭的感慨与人生哲理的思索。

〔4〕

六月十三日立秋

宋·杨万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井花:清晨初汲的水。

盛夏酷暑中,格外令人欢喜的便是迎来立秋时节,然而,空气中依旧弥漫着夏日的余温,并没有带来凉爽的西风 。

于是,诗人打来清凉的井水,用它洗去脸上的困倦与疲惫。随后,又将井水轻轻地洒在荷叶之上,饶有兴趣地欣赏水珠在荷叶上跳跃、滚动、碰撞。

杨万里以善写日常生活中的琐细见长,使得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意趣盎然。

此诗中,井水洗脸、荷叶观珠,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场景,在诗人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意与画意,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5〕

立秋后十日

宋·舒邦佐

万绿枝头一叶黄,秋风恰则到林塘。

晚云更作潇潇雨,拾得人间一夜凉。

立秋时节,在郁郁葱葱的枝头,不经意间会出现一片黄叶,这象征着季节已经开始转换。凉爽的秋风吹遍山林、池塘,吹散了夏日的余热,带来清新的气息。

傍晚时分,一场潇潇夜雨,洒落人间,给人们带来一个凉爽舒适的夜晚。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首诗通过一叶知秋、秋风送爽、晚云化雨等细节,描绘出立秋后十日的秋韵,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秋日来临的喜悦,以及淡淡的闲适之情。

〔6〕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来临,诗人独自出门,寻找写诗的灵感。荷塘之中,荷花盛开,从水面吹来清凉的风,荷香随风飘散,荷塘之中风情无限。

诗人感到,天气转凉后,感觉诗歌难以写的绝妙了。于是将无从着墨的思绪,将秋天的无限诗意,托付给了夜晚的梧桐树和潇潇夜雨声。

立秋已至,愿每个人都能活出精彩的自我,不悲不忧,勇往直前,快乐前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