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小雅镇

小雅镇人民政府的微信公众号上有一副动态图,设计的很漂亮,标识也很好听,“最美小雅,美美与共”。后来我在做桐子坪村里的PPT时借用了一下,“美美与共小雅镇,花开灿烂桐子坪”。桐子坪有桐子花,那么小雅的美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应该是名字美,《小雅》为《诗经》中的一部分,《大雅》、《小雅》都称为“雅”,“风雅颂,赋比兴”,那可是《诗经》六义之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有文化、讲礼仪的地方啊!

 

图片5.jpg

名字美体现在文化上。百公里外,小雅的东北方,还出过一个大人物,尹珍,是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小雅应该是秉承了“汉三贤”的遗惠,连桐子坪都号称“大学生之村”。

 

图片4.jpg

2006年小雅曾出土过一件战国至汉时期的“青铜虎钮錞于”,这是一种古代铜制的军中打击乐器。錞于,最早制做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汉代,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多出于四川、安徽和湖北部分地区。其形制一般多略呈椭圆筒形,肩围大而腰围小,无钮,或为光素无饰的环钮、桥钮,或作虎形、马形、龙形、凤形钮。

小雅出土的錞是虎钮,有专家认为,具有虎钮的錞于应属古代巴人遗物。巴国民风古朴凝重,崇尚勇武,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其面积包括今重庆、川东、陕南、贵州北等地区,正安紧邻重庆,当是巴之西南鄙。小雅的这个錞也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一件。

 

图片2.jpg

说完名字和文化,小雅还有座风雨桥,非常值得一提,上过贵州卫视的,是县级文物。

这里曾经是一个很大的河滩,叫做熊塘,有过一段凄美的传说:远古时期,这里生活着一对熊夫妇,一天母熊听见外出觅食的公熊发出凄惨的叫声,奔跑过去后发现公熊被猎人捕获,奄奄一息,母熊肝肠寸断,跳入悬崖下的深潭,殉情而亡。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塘叫做熊塘。

 

图片3.jpg

风雨桥就建在熊塘边,河岸曲折,谷深水湍,木制风雨桥就铺设在上面,斜撑的木柱非常高大。因此在贵州,这座风雨桥不能说是最大,但可以说是最高,该桥修建于1947年,《贵州日报》与《贵州发现》栏目称之为“黔北之最”。

熊塘边建有熊塘寺,熊塘寺里还有个“三眼洞”,三洞相连,占了整个山壁,最大的洞还不知道多深,所谓“原是一个岩扁扁,倒钩荆棘长满岩,半空一线连三洞,游人悬线飞洞中”。熊塘寺中三眼洞,也是小雅一大名胜。

其他清溪河、洞沟河、永豐寨、九颗印、七道拐等等笔者还没去过,网上抄图几幅,暂做念想。

总之,在小雅生活快两个月了,时时感受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渊源、民风淳朴。这里是全县烤烟生产基地、白茶生产基地、劳务品牌输出强镇、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且连接绥阳县宽阔溶洞和正安县九道水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中心枢纽区、野生天麻和杜仲等中药材生产出口基地,交通网络骨架基本形成,组组通公路。

小雅还是“国家生态乡镇”,“省级文明乡镇”,“ 省级卫生乡镇”,目前又在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

愿小雅发挥好各项资源和产业优势,发展越来越好,正如《小雅•鱼丽》所描述的那样,“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物产丰富,安居乐业,早奔小康!

作者:王永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