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音陈氏宗祠

上观音陈氏宗祠,位于中观镇鲜光村村所在地一公里处,始建于一八五五年(咸丰五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天井内墓地面积12平方米),于一八五八年历经四年工程基本完成。

祠堂结构为四角天井,分为正屋、厢房、下殿。正屋上三间左右为住房,中间为堂屋,阶沿是二米的通道凉厅,左右耍柱上方各刻有凤凰一只,与戏楼的狮子相对,堂屋的中堂挂有匾一块(内容不详);两边厢房为过道、客厅,厢房两边封火墙上书有“书香以数载吾身谦云继续,衣冠绵五代我家敢谓发祥”的对联;下殿三间二层,第一层为族人集中活动区域,第二层中堂是戏楼,左右两间作保管集体各类物资仓库,戏楼前沿刻有古戏图案三幅,前沿柱上左右刻有下山狮子,戏台上有假哥、假嫂,戏台上方为八角顶,绘有太极八卦等图案,中间挂有上书德绍泥山的匾额,台后为更衣室;四角天井内有坟一座,高2.5米,长3米,宽2.5米,坟全用青石磊成,(在解放前期被盗,尸体未葬坟内,无任何物件,只使坟外观损坏);祠堂牌面中间开有大门,大门两边书有“鲜廉寡耻登堂自应却步,振纲肃纪入室庶不汗颜”的对联,大门上方刻有陈氏宗祠,正面左右刻有独恁整修和追念父苦,伤心整补的碑文和分左中右塑有人物像九尊。祠内第一层全部用青石板铺就(包括天井),在整体设计中既考虑祠堂的功能又考虑子孙后代居住的实用性。

沿围墙祠堂西北面有大朝门一座,朝门上方匾额和两边对联内容不祥,西面有小朝门一座,朝门上方石刻“敢踰”二字;离祠堂百米左右修有住宅两栋共二十二间,住宅朝门两边对联为:“忍人让人切莫害人行几件天理事情多福多寿;修己克己安分守己存一点公道心肠育子育孙”,此石刻现保存完整。

建造人陈泽燕,生于一七八八年,殁于一八六三年,膝下有陈振玉、陈辰旅、陈振化、陈振道、陈振普五子,一生乐善好施,勤俭持家,倡导以耕读为本,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子孙学习文化知识。六十七岁决定个人投资修建宗祠,六十八岁为祠堂配置风水,栽植柏木150棵,搭建凉桥一座,七十六岁逝世后葬于祠堂内

陈虞惠(建造人陈泽燕之父)生于一七四三年亡于一八O九年,享寿六十七年,庚申科进士,长子陈泽田,号作霖,生员,次子陈泽美,号芳霖,三子陈泽清,号东霖,四子陈泽钟,号金霖,文生,五子陈泽燕,号桂霖,文生。墓前有桅杆两根,其中一根倒后于一九二三年由曾孙陈家宝(学士)率四房孙重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