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当代十景
九道水森林公园
九道水森林公园位于桴㯊镇境内,距县城西40公里,G352国道从园内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平均海拔1500米,面积1244.5公顷。植被类型以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为主,森林覆盖率高达90%,有种子植物622种、蕨类植物131种、药用植物341种及动物389种。公园内集中分布着的原生性很强且保存完好的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杜鹃矮林和方竹林,是黔北喀斯特台原上残存的森林风景资源。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林业和生物专家称之为“贵州生态的典型模式”。2007年1月,贵州九道水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局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
四联天坑
四联天坑地质奇观距桴㯊镇政府6公里,当地称穿洞。襟连3个天坑3个穿洞。1号天坑为圆形,坑底面积上千平方米,坑高近百米,正西有一阡岩,渗水成池,阡壁有一岩缝,形如女娲繁衍人类的生产工具,称“生命之门”。右侧阡岩高悬一龙泉,泉水终年不息,传为“圣水”,饮后可祛病健体,益寿延年。正东是1号穿洞,襟连着2号天坑。2号天坑十分开阔,可容上万人,正东、正南、正西三面绝壁。正东是2号巨大穿洞,可摆放人民大会堂整幢建筑,穿洞顶部图案形如人民大会堂吊顶,洞堂正前方卧一巨石。正西1号穿洞左侧阡岩顶上有一只石凤凰,作展翅状。传说这2号天坑有一吉穴,有阴阳先生指封曰:“山燕朝凤凰,乌龟坐洞堂,哪个葬到这官地,子子孙孙做君王”。西南面为乱石斜坡。翻过斜坡到达山顶就是3号天坑,终年畜半池水,故名天池(当地称淹水塘)。天池四周原生灌木林苍桑葱翠,赏心悦目。在3号天坑与2号天坑的岭岗上有一穿洞,形如方窗,称天窗,亦称天眼,即3号穿洞。在临天坑穿洞景区的入口路旁,有一从地里伸向天空的巨石佛掌,指、掌、腕,似在祈祷上苍护佑人们。
桃花源记景区
正安桃花源记为4A级景区,位于正安县市坪苗族仡佬族乡龙坪村,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核心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为原型,按照“一山两世界、一洞两重天”的总体规划进行打造。景区以大阡古村风貌和天生桥地质奇观为重点资源依托,包括桃花源旅游服务区、桃花源文化体验区、桃花湖滨水观光区、归园居民宿度假区、长寿茶园怡心休闲区、五柳山森林养生区、龙桥阁山水探秘区等七大游览区。景区平均海拔11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是难觅的避暑胜地。
水车坝景区
正安县水车坝3A级旅游区位于正安县瑞溪镇,交通便利,离县城仅20公里。景区总占地面积782.8亩,27 个户外泡池,1个大型游泳池,1 个水上乐园区。温泉井日出水量每天2800立方米,出水温度47℃,氟、锶和偏硅酸含量较高,是目前贵州较大的自涌型温泉。温泉池均坐落于芬芳翠绿间,环境幽静,山峦叠翠,浓绿自然,品质一流,是养生的不二之选。旁边水上乐园内建设有大型人工造浪池、大喇叭滑道、亲子儿童戏水区、休息长廊、小吃餐饮区等,拥有20项老少皆宜的水上游乐设施,如人工海浪海啸池、大喇叭滑道、合家欢水寨、七彩滑梯、尖峰滑道勇士滑道、亲子戏水区、SPA水疗池等,让孩子和大人都可以尽情的玩耍。
务本堂
务本堂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尹珍当年讲学处。原为草堂三楹。明万历四十年(1612)重建。康熙二十四年(1685)、嘉庆二十年(1859)、咸丰年间数次修葺。同治年间悉毁,光绪十二年(1886)再建。坐南向北,主体建筑为封闭式四合院,中轴线对称、轴线上依次为门厅、两厢、天井、正堂(讲堂),四面均为高10米青砖砌筑的维护墙体。由大门、倒座、两厢、正堂等组成。
知青部落上坝茶场
上坝茶场位于贵州省正安县班竹镇上坝村,距正安县城54公里,与道真、务川两县交界,总占地面积1万余亩。上坝茶场前身为1952年由贵州省公安厅建立的劳改农场,1965年开始改为知青农场,70年代由来自上海、浙江等多个省市的410名知青在海拔1500米山区拓荒建立高山茶园,现存6000余亩成片茶园。现存场部大楼、老加工房、知青宿舍等建筑群,企业知青文化丰富多彩,赋有浓厚的地方特色。2013年被纳入中国知青部落生态文化旅游区核心项目。2024年,成为遵义红色旅游重要景点和正安白茶主要生产基地,即“中国知青部落生态文化旅游区”。
华尔山石林
土坪镇华尔山旅游景区,位于正安县土坪镇联盟村,大娄山脉南麓的绥阳、正安两县交界处,海拔1400米左右,距正安县城70余公里,是县内唯一的原生态苗族聚居地。华尔山顶有一片石林,怪石嶙峋,犹如八瓣莲花石、黑天鹅、青龟望月、朝天印、石鼠、石鸭、石猴、石鳄、石骆驼等,各种奇石景屹立草坪,紧邻如被犁口划过的奇型山体,加上草甸、牧场、蓝天白云,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郊游、拍摄圣地。
天楼山
天楼山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东南侧,距离县城约50里,属中观镇天楼村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7°297-307、北纬28°287-307,主峰海拔1725米,北靠上坝大林山,南接林观吴堡,西临芙蓉江,东傍晏溪河,素有"正安屋脊"之称。山顶现存中国西南第一草场——近12万亩的草海,山体蕴藏煤、铝土矿、黄铁矿等矿产资源,分布上千种中草药。该山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冬短春早,入秋后多雾湿润,山雾笼罩导致能见度低。正安县将天楼山定位为"中国天楼山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核心载体,规划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施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包含5平方公里山地户外体育公园建设,周边布局烤烟、辣椒种植及养殖场等产业,建有220kV风电场送出工程。
石笋峰
石笋峰,其峰独特形如巨笋而得名,为清正安州八景之一的"石笋凌霄"景点,位于正安县凤仪街道楼台村。从山底到峰顶八个“之”字拐处均建有庙宇,10余座庙宇楼阁层层相叠,庙内塑观音、药王、山神诸多神像。徒步登峰,道狭峰险,攀天梯至峰顶如入云霄,有“石笋凌霄”之称。极目远眺,四周青山翠岚,林海绿荫,沟壑如画。石笋峰每年有三次香会,以拧里六月十九最为盛大。石笋峰始建于清康熙初年(1662年),现存建筑群含观音阁、钟鼓亭等十余座庙宇。不可避免的在1949年后的历史事件中损毁严重,后经乡民数次集资修葺,现已基本恢复原貌。2003年成为遵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去到石笋峰时,还有部分庙宇房屋还在修复中。据石笋峰观音寺亲碑文载:在清康熙初年,观音菩萨示梦于当地居士,后果于山中获神像,始建峰顶观音阁,阁侧建钟鼓亭,后毁于清同治年间。1985年,乡民八方集资修复部分殿宇。《正安州志》云:石笋凌霄,在正安州南五里,一峰如玉笋,秀俏不群。峰侧一陀,名曰龙头。峰颠建大士阁,妙相庄严,……阁下钟亭佛殿,螺嵌峰腰;石磴盘纡,取径而上,如登七级浮图也。
龙塘寺
龙塘寺坐落在正安县土坪镇林溪村,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是清正安州著名的四大古刹之一。相传原名飞梁寺,寓意“飞梁定穴",在修上殿时撬开了一块巨石,发现下面洞内水深莫测,似有巨龙般泉水不断上涨并溢出洞口,于是用大铁锅封住洞口,上建佛祖神台,压住了巨龙。但水仍从半山冒出,又在冒水处修了一口井,称做“和尚水井”。水井里的水清凉甘冽、常年不涸,此后飞梁寺便改为龙塘寺。龙塘寺四周古树黛色如绵绵远山,林荫蔽日而自成荫凉世界。即便盛夏时节,仍旧凉风习习扑面,寒气丝丝入襟。古寺及附属建筑,依山而建,层层而上,直至大雄宝殿,数百株古树环绕古寺,林深通幽,被誉为“幽灵古刹”。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