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江畔古村落——祝家坪
祝家坪民族村寨,坐落在天楼山脚下。位于正安县芙蓉江镇合作村繁荣组,距芙蓉江镇政府驻地18公里。村寨三面环山,北有凤山、木杨巷山、仙马脚山;东有天楼山、白鱼山、凤尾山;南有马鞍山、团山堡、象鼻吊水山、狮子岭岗、驼背熊山。又三面临水,其状形如未封口的“口”字环绕,北面永兴寨(即祝家坪民族村寨一营寨建筑)崖口虎视芙蓉江;东面杨屋基沟水系从天楼山古峰洞源头流径雄蝗沟、凤山、凤尾山脚入小溪,在永兴崖口汇芙蓉江;西南马溪河水系从白鱼山老龙洞源头,经象鼻吊水山汇入芙蓉江。
祝家坪村寨共500人左右。民族有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土家族、哈尼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仡佬族人口占75%。
走进祝家坪,却没有一个人姓祝。
原来,祝家坪在唐以前为土人世居之地。宋代曾有祝氏在此住居,得名祝家坪。明代,李、吴二姓率族系迁居落业祝家坪后,因族系势力,祝氏被迫迁徙他处,现村寨中居住的族姓以李、吴二姓为大姓,其余的廖、王、田、陈、张等族姓均系后期迁徙至此的。
祝家坪寨子建筑与李姓家族在祝家坪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明代,李姓家族迁徙至祝家坪,开垦荒地,修筑水堰,引古峰洞之水至坝上灌溉良田,后李姓又在白鱼山老龙洞等几个洞内炼硝,加之属古道,其炼制的硝与商人交换,至此李姓家族兴旺发达,分房居之,才形成如今的祝家坪寨子。
祝家坪民族村寨建筑系仡佬族、苗族传统干栏式吊脚楼建筑风格,极富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寨中建筑就坡面地形相叠、错落而建,以坡面形成上下两级屋基,在保持楼居的传统下,充分利用斜坡地形将楼房与平房结为一体,形成前半部是架空的楼房,后半部是接地的平房。
寨中建筑,分为三合院、印子屋和营寨房三类。
三合院类建筑由正堂、两厢、天井、朝门等组成,墙体普遍采用青石条筑至三分之二高度时,再用砖砌筑,形制有转角吊脚楼、下天吊脚楼、厢房吊脚楼、环房吊脚楼和地脚楼,正堂三开间或五开间,前檐设走廊,板壁上窗棂采用缕空雕或浅浮雕装饰,室内一般用木板壁隔置,建地脚楼住房;两厢多为厢房吊脚楼或转角吊脚楼,二层、三层不等,底层住牲畜,楼上住人或堆放粮物,在伸出的走廊沿边安置美人靠;天井用青石板铺墁,朝门有垂花朝门、石拱朝门及石柱朝门三种,一栋房一般设一个全木架结构垂花朝门或二个大小石朝门,大朝门建在房子正侧面或厢房底层外侧,然后从朝门处接筑围墙封闭,小朝门建在正堂前檐走廊两侧环房,多为石条柱朝门。
印子屋类建筑,外用砖石在四周砌筑高大的硬山顶维护墙,内为全木架结构,系方正四合院,上盖青瓦,中设青石铺墁四方形天井,其形酷似一颗印,故称“印子屋”。印子屋大门在维护墙中开石拱朝门,进门两侧建二层吊脚楼建筑,二层从天井至,较天井稍高,该建筑颇为宏伟气派,系吊脚楼与印子屋式建筑相结合的一种独特体系,并具有防御功能。
营寨房类建筑形如堡垒,其功能主要是防御作用,营寨营墙沿自然山体一周砌筑,高大而坚实,犹如城墙一般,墙上设有垛口、嘹望口及炮台等防御设施,营内建筑按地形依势而建,其建筑为全木结构,有下天吊脚楼,单体吊脚楼,转角吊脚楼和平房等。实际上就是屯堡建筑的缩影。
村寨建筑总面积30100平方米,其中营寨房二处,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印子屋一处,占地面积1060平方米;三合院建筑共47处,占地面积25240平方米。炼硝遗址二处,占地面积4150平方米。墓葬群,墓葬总数27处,其中牌楼石刻墓葬15处,年代为清乾隆至民国二十三年。民国墓葬三处,其余均为清代墓葬。民族桥梁1处,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字库塔1处,占地面积40平方米。古堰渠碑1通。古堰渠1处,长度3公里。古栈道1处,长度2公里。古寺庙遗址1处,占地面积450平方米。
祝家坪的交通,古时主要是通往铜仁、思南等地的盐道,从正安州城东南路经两河渡口、马溪河渡口至永兴寨后至米粮渡、流渡、谢坝达凤冈马头山和湄潭永兴;又正安州东南路经洋渡到祝家坪又经独龙塘、晏溪至思南。
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仡佬族哭嫁歌、薅草打闹歌、婚俗和丧俗、建房习俗、仡佬族五马棋以及花灯戏、马马灯、傩戏等,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
来源:正安史话 作者:罗遵义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