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北部新城 打造六地安场

“给未来插上理想的翅膀,面对现实一点一点努力”

 

建设北部新城 打造六地安场

推动安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安场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安场发展的关注和支持,首先,我代表安场人民欢迎你们的光临!你们辛苦了!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安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我做以下探讨性发言,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安场的基本镇情

安场是正安县城“一城两区”规划的城区之一,是正安县正在崛起的北部新城。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凤仪城区北部,和本县格林镇、杨兴乡、碧峰乡、瑞溪镇相邻,与道真县三江镇接壤,总面积147.9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138个村(居)民小组,户籍人口7.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94人,拥有耕地面积3.89万亩。安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4.4°C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00至1300毫米。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243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3元。

安场北距重庆200公里,南距遵义155公里。境内供电输变线路设备十分完善,有线无线和网络通讯全面覆盖;207省道和启动建设的道瓮高速公路穿越全境,村组公路纵横交错,客运公交贯通各村,交通方便快捷;“滋黔工程”八大重点水利项目之一,投资近3亿元的石峰水库已下闸蓄水,长期制约安场发展的缺水问题已经成为历史。境内水、电、路、通讯设施十分完备优越,为安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场自明代开市以来,商贸活跃,集市繁荣,历来就是渝南黔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小重庆”之称。正安县工业发展“一区六园”规划中有五个园布局在安场境内,瑞新工业园区管委会就设于境内瑞濠村,已有五家食品加工企业入驻食品工业园。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积累资本后纷纷返乡创业,开办了眼镜厂、藤编厂、家具厂等企业。传统商贸流通业蓬勃发展,现代制造业方兴未艾,使得安场跻身“市级经济强镇”之列。

安场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与古黔北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区域,商贸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这块土地交相辉映,为安场博得了“贵州历史文化名镇”美称。

二、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我们正处于“十二五”规划开局和跨越进位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务实化解矛盾、聚力扎实工作,才能带领干部群众实现安场经济社会质的飞跃;反之,就会错失良机,被历史发展的快车甩在贫穷落后的慢车道上。

(一)当前的机遇

1、从国家看,在国际国内形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全国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不断调整转优,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趋势将长期保持,社会管理不断深化创新,和谐发展的盛世气象为每一块土地和每一个公民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展可能性;在省委省政府的极力争取下,中央决定出台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土地、资本、技术、项目等要素配置方面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会有所突破,一些制约瓶颈问题会得到化解,在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交通、水利、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项目将对贵州更为有利;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带来了新的希望。

2、从省内看,“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已成为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纲领,县委提出“加快工业化、提升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绿色生态、特色经济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正安”的“三化一新”战略,为安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省内自上而下紧张严厉的考核推动,看似对安场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实际上“官逼民富”的强力措施却是推动安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资源。

3、从区域看,安场历史以来一直作为正安县城的卫星城镇不能融入主城,一是因为用水不能保障,二是老鹰关阻隔交通不畅。但石峰水库蓄水和道瓮高速动工后,安场作为县城发展“一城两区”规划的城区之一,制约瓶颈已经突破,安场作为北部新城的建设进度,直接决定着2020年撤县设市规划的工作进程;安场城区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反过来会让凤仪与安场城区快速通道建设尽快变成现实。快发展会激活全盘,慢动作会死水一潭。道瓮高速公路动工和渝黔快速铁路规划过境正安,低廉的物流、地价、劳动力成本,使我们可以改变地处黔北边陲坐井观天的哀叹,完全可以放眼“成渝、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在重庆、贵州和东西部经济协作中捕捉机遇。重庆在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改革中积累了成功经验,由于安场地处渝南黔北交汇区域,经济社会形态和地域文化与南川相近,安场完全可以作为黔北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试点,成为正安溶入重庆的桥头堡,为借力发展、借梯上楼战略提供鲜活实例。

4、从产业看,一是在能矿开发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方面具有一定基础,铝土矿、煤矿、建材、茶叶等方面大有可为;二是东部沿海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引发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往内地劳动力大省和东南亚国家转移浪潮,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机遇;三是成渝经济圈正在配套发展的电脑电子、汽车、摩托车等产业,给我们提供了为其制造初级和下游产品的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

干部队伍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较为陌生,求稳怕乱、因循守旧、小富即安、乐于现状的思想较为突出,工作上得过且过、执行力弱,急待增强以人为本、开放开发、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意识。部分群众思想较为混乱,安场人商业意识非常活跃,在当前社会发展和利益格局变化较快的情况下,在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时,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敏锐的商业嗅觉往往滋长出很多投机行为,往往顾此失彼、损人利己,甚至是蔑视置国家法律法规,造成事关长远发展和全局利益的建设工作推动困难。违法买卖土地和违法违章建设的成燎原之势,依法遏制违法行为理顺用地建设秩序,安场健康的肌体就会被贪婪的病毒吞噬,安场跨越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高速公路建设为安场发展带来了新的优势和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党委政府进一步增强核心统合力,加强对社会各阶层的团结和领导,如果把握不当、规划不好、执行不力,任其个体和民间自由散漫发展建设,在黔北各地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区位优势就会变为劣势,机遇也会转瞬即逝。

三、目标定位与工作思路

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按照县委确立的“高速发展、加快脱贫、跨越进位”主基调和“三化一新”发展战略,镇党委政府确立以“建设北部新城、打造六地安场”为战略目标,按照“全面统筹科学规划,争取改革试点示范,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突出重点狠抓建设,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力争在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10亿元;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0元。

(一)、建设北部新城

就是紧盯2020年拆县设市的远期工作目标,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城乡统筹“三个集中”原则,工业向园区集中,走集约、集群发展道路,以工业化作为城乡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带动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创造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条件;农民向城镇集中,聚集人气和创造商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又为推进工业集中和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奠定了基础。通过工业和农业的优化配置,农村和城镇的良性互动,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安场整个大坝上工业“一区六园”和现代农业园区布局合理初具规模,链接工农业园区的城镇骨干路网基本完善,水、电、通讯基础和教育、医疗、养老事业设施基本配套,实现5万以上人口在城区、园区和新型村庄社区生活。在2020年实现10万以上人口在安场城区生活。

(二)、打造六地安场

通过5-10年的不懈努力,实现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城市和新村板块之间的有机结合,把安场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基地、城乡统筹示范地、投资创业福地、现代商贸集散地、乡村旅游胜地、传统文化归宿地”

一是打造新型工业基地。继续发展壮大瑞新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园,不断增加入园企业数量和规模,形成食品工业集约化发展格局;在瑞濠中湾迅速启动返乡民工创业园建设,吸引更多外出人员携带资金、技术回乡创业,引导散布镇内各地的家具厂、塑料袋厂、毛纺厂、眼镜配件厂、彩瓦厂、粉条加工厂等微小企业入驻园区扩大生产规模;科学规划建筑建材产业园、制造业工业园和东坝铝加工工业园,启动“五通一平”建设工作,对接成渝经济圈配套产业和承接东部沿海转移产业,把安场打造成黔北新兴工业基地。

二是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地。围绕2020年撤县设市目标,紧紧抓住“一城两区”建设机遇,以打造北部新城为核心目标,以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为支撑,以科学规划为保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启动瑞濠至海龙50米宽城市主干道建设,补充规划瑞濠-解放-胜利-东坝30米宽城市次干道,配套高速入城通道和多条东西横向联线,形成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的城市道路骨干网络。以十号路建设为重点,拉动安常社区、官井片区开发;通过搬迁镇政府办公楼,拉动光明片区开发;以瑞濠工业园区扩容和石峰移民入驻,拉动瑞濠片区开发;促进县职教中心落户桑树湾,拉动建政片区开发。同时,在自强、正江、石井、兴庄、官井、东坝、胜利、解放等村大力推进村庄规划和统一建设,形成城镇在快速扩容、乡村在整容衔接、城乡差距迅速缩小的城乡统筹示范地。

三是打造投资创业福地。要用足用活我县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放低投资准入门坎,法无禁止的一律可投资兴业;成立园区投资管理公司和乡镇投资公司,盘活存量资产,致力破解投融资瓶颈;规划、储备一批涉及农业、工业、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等内容的项目,走出去推介包装,扩大安场的影响;打破户籍和产权制度壁垒,建立审批办证的快捷通道,提供招商项目一条龙服务,发挥商会、商界朋友的桥梁纽带作用,多交朋友,大力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投资软环境;开通安场电子网站,利用互联网招商,坚定的走出全方位开放包容的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投资创业来就都不愿走的福地。

四是打造现代商贸集散地。依托道瓮高速公路与安场城区的立交通道,在东坝至官井区域规划建设占地100亩以上物流中心一个;在石井海龙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占地20亩以上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大牲畜交易市场;在各工业园区配套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在城市场居民区和新型村庄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和超级市场,形成大型物流中心与专业市场、社区市场配套完善的市场体系。特别注重电子商务网上市场的开拓建设,让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共同促进安场经济发展,让“万马归槽”历史辉煌实至名归,使安场成为黔北重要的现代商贸集散地。

五是打造乡村旅游胜地。要对现有资源进行保护、规划、包装、打造,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区资源,全力争取文化部门和建设部门改造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安场商贸古镇修旧如旧,重现古色古香、商贾云集的历史韵味,打造现代人怀旧休闲、品尝美食、熏陶历史的古镇风情;充分利用三江河、小林溪依山傍水良好生态自然景观,将小林溪筑坝成湖,规划布局生态别墅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火炉重庆的休闲纳凉避暑胜地;充分利用207省道旁兴庄、石井、自强一带柑橘成林,交通方便,黔北民居古朴优雅的条件,尤其抢抓道瓮高速公路过境安场的机遇,在高速公路两侧规划建设观光农业带和改建农房,努力走好进农家、尝百味的农家体验和乡村旅游新路子;充分利用安场地下溶洞成片的条件,挖掘开发瑞濠、建政石林和古营盘,开展野外探险和户外拓展培训旅游。

六是打造统文化归宿地。安场是黔北四大古镇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长期以来,巴蜀文化与尹珍文化在这里相容并存,沐浴桑梓,2009年被安场镇评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贵州历史文化名镇安场》一书发行。我们要充分尊重历史传承,积极挖掘古镇文化,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传统文化为根,大力开发保护“傩戏”、“竹琴”、“龙灯”、“围鼓”等乡土文化,扶持各文艺团体发展壮大。要积极争取项目和投资,修缮古建筑,打造新景观,重现古镇风貌。要建好自强春晖文化园,大力宣传发扬春晖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精神。积极培育现代文化,开展唱红歌、颂发展、写家乡系列活动,弘扬先进文化,把安场打造成集商贸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传统文化归宿地。

(三)、全面统筹科学规划

随着高速公路开工和县委“三化一新”战略实施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群众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望更为强烈,有必要对原有的城镇规划、农业规划、工业规划、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进行优化细化,以满足安场城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在新时期以新的视角、以更高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审视安场发展的潜力,统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统筹城镇和农村,统筹经济增长基础和社会事业保障,在1年或者更短时间内聘请专业机构,借鉴好的发展模式和典型经验,科学编制,高标准配套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农业园区规划、城镇村庄建设规划、生态环保与旅游景点规划、水电路通讯基础项目规划、教育卫生养老事业项目规划、文化体育公共服务项目规划等,达到不同项目规划间的无缝连接,确保建设的先后顺序中的实现模块组合。通过科学合理、立意高远的蓝图指导发展,以规划的法律效力约束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产生活,走上城乡统筹一体化跨越发展的快速通道。

(四)、争取改革试点示范

建议将安场作为“城乡一体化统筹改革试点”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示范区”。由于现阶段的制度层面存在很多制约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因素,当前的城乡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和行政机关的事权财权人权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生产力大发展的深层原因。重庆成都的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成功模式和范本,要实现安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需要以创办特区的精神推动改革,从而破除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制约。把安场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试点,使要素流动优化配置成本更低,效益更加明显。否则,土地指标、金融政策、管理层级权限等绕不开的道道门坎都会成为发展中的拦路虎,让工业化、城镇化之路举步维艰,只能在夹缝中求发展,只能在低水平和低速度上徘徊,“两加一推”和“跨越式”就会成为妄谈。

(五)、扩大开放招商引资

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在于人的观念的发展。我们的抓发展、谋发展,根本在于要有开放心态和开放的举措。我们要组织干部职工和群众努力走出去,到成渝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达到工作观念的大转变,实现工作底气的大跨越。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中,我们目前仅有土地、劳动力成本低廉这一优势,而资本、管理、技术都是我们十分匮乏的。解决要素匮乏的唯一出路就是招商引资,就是要想尽千方百计,把拥有这些生产要素的商人从发达地方招进来,把他们的资本、管理、技术带过来,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我们安场土地上的优化组合,推动安场的群众就业和经济增长。在招商引资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有《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百折不挠的精神,就是在困难重重中虔诚永久,一往无前。

(六)、突出重点狠抓建设

一是重点抓好交通水利项目建设。交通水利是制约地方发展的瓶颈,突破不了跨越发展就无从谈起。我们要全力配合高速公路建设,抓好征地拆迁群众工作,促进高速公路尽快建成通车;要吸取以前公路建设中的教训,在拆除零乱民居的同时,建设好新城区和新村庄;要科学规划施工便道,让现在的施工便道变成今后城区和村庄的经济通道、方便大道。我们要依托石峰水库,尽快完善水库网系建设,让群众早日受益,积极争取7万吨水厂尽快起动建设,为安场城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水利支撑。

二是重点抓好社会事业项目。要快速拉动新城建设,一靠区域行政中心入驻,二靠民生事业项目的建设,在安场扩建学校、医院、养老院、文体广场,是迅速提升生活环境、吸引人口聚集的现实选择,也是安场土地平坦宽阔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全力争取县职教中心、等级医院、养老公寓、文化体育场馆、生态公园等民生事业项目落户安场,并快速抓好建设。争取规划教育文化园区,认真做好公立幼儿园建设、二中和建国中学改扩建工作,创造公办与民营相互补充、幼教到职教全面发展的安场教育发展良好格局,为安场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三是重点抓好骨干道路和城市片区建设。在统筹城乡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启动瑞濠至海龙50米宽城市主干道建设,产生北部新城建设的强势带动作用。加快十号路建设拉动的官井片区、镇政府办公楼搬迁拉动的光明片区、园区扩容和移民入驻拉动的瑞濠片区,对城镇扩容造成的城中村进行整治优化,解决危房户、无房户、移民随迁户的实际困难和建房需要。

四是重点抓好园区建设。不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还是教育园区,规划成型后即着手土地储备和“五通一平”(水、电、路、通讯、排污和场地平整)工作,抓好基础条件,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外来投资迅速落地生根,迅速实现产出。

五是重点抓好老城区管理服务。老城区生活着近2万人,是安场历史文化的承载区,由于排污、道路、环卫、路灯、防火等公益设施配套不够,生活水平和质量不高,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下降,在建设新城的同时,必须加大对老城区的公益服务投入,通过具体的服务解决民生需要,抚慰老城区群众。

(七)、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就是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不停留于一般化,要以开放的胸襟,“五加二、白加黑”、老黄牛式的苦干精神,经济增长不拘束于10%、20%目标,社会事业不局限于横向比较的平稳发展,而是全力争取两年经济翻番、3-5年群众生活水平上台阶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四、现实困难和工作的建议

要建设北部新城,实现安场的跨越式发展,在行政职能责、权、利结构方面需要作出调整,现提出如下建议,敬请批评指正:

(一)、扩权:

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县职能部门派驻安场机构的权限,将安场的“七站八所”改建为规划建设、国土、财政、地税、国税、质监、环保、公安、工商、水利、社保、房管等分局。原有的保留或升格,原没有的增设。各相关县局将行政职能和法律职权向分局授权、委托,各分局对安场的行政事务行使县局职能,实行自主审批、县局备案。

升格组建国土管理执法大队和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大队的法律职权也由县各有关部门分别授权、委托,由两个大队全权负责安场城镇用地、规划、建设和综合性管理,统一行使镇辖区内国土使用、市容市貌、园林绿化、市政工程和公用事业等方面的监督执法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理顺安场城区建设和用地秩序。两大扩权改革能有效解决过去“看得见,管不着”和“天大的责任,巴掌大的权”等责权脱节难题,特别是清扫了执法的“盲区”。

新增组建镇级审批服务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和招投标中心。这三大新建机构作为县三大中心的延伸平台,分别承担县级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审批、负责本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购储备、负责本镇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权转让等一系列审批、管理事务。有了镇级审批服务中心,我们办事就不用往县审批中心跑了,大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镇政府有了“土地储备中心”,一方面获得了调配土地资源的机动权和主动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拥有的土地拿去抵押融资,通过镇政府的投资公司向企业和民间贷款搞建设。有了“招投标中心”,镇里搞建设、建项目才转得起来。

(二)、让利

一是增加安场的建设用地指标。县政府在编制土地规划时,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计划指标,单独切块,并直接下达到所属的安场。二是加大安场的财政收入。重新调整安场上缴县财政收入的比例,大幅向安场倾斜,土地出让金收益和配套设施建设费也向镇财政倾斜。在安场所辖区域里收取的各种规费全额归入镇财政专户,按比例分配。三是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和审批权。优先安排安场的产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三项“让利”改革可有效地缓解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三)、高配:

为便于推动工作,考虑安场党政和派驻机构领导高配一级。规划建设、国土、财政、地税、国税、质监、环保、公安、工商等各分局领导由县职能部门副职领导兼任或为副科级。同时,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将安场干部问题纳入全县公开招考范围,引进高能专业人才,配齐配全配好行政干部,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干部结构,加快干部换血,破解目前干部老龄化、人才凋零的用人现状。县属部门驻镇分局的正职人事任命须书面征得镇党委的同意。镇委、镇政府对驻镇部门主要领导实行年度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县对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安场的未来十分美好,但建设安场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负重拼搏、励精图治、排难争先、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为建设北部新城,打造六地安场,推动安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作者:黄亚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