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军抗击蒙军
北宋熙宁年间,世居今南川、万盛、綦江一带的少数民族南平僚经常成群集队抢劫边界汉民,攻打官府,朝廷即派熊本率兵讨伐。据《道光遵义府志》载:“熊本,字伯通,番阳人,儿时知学,郡守范仲淹异其文,进士及第,为抚州军事判官,稍迁秘书丞,知建德县,提举淮南常平。” 熊本平定南平僚之乱后,为了镇住南平僚各部族不致再次反叛,骚扰边界,在铜佛坝建立南平军,常年驻官兵镇守。南平军既是军事机构,又是一级政权机构,到宋宣和三年(1121年)后,其管辖地域扩大到今天的渝南黔北的大部分地方,今正安也在其内。
南宋宝佑年间,为抵御势力强盛的蒙古大军,南平军在今天杨兴乡境内的大乘山(又称大城)修建有四座城门的城池。该处海拔1000多米,突兀耸立,除北面有一条小路可直达山顶之外,其余均为悬崖陡壁,地形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大城建成后,即与与这之前修建的南川的玛瑙城、龙尾城,并称为“渝南三城”,成为抵御蒙军的主要的军事要塞。
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也就是郑昌孙大败蒙军之后的第39年,蒙军由滇入黔,进逼大城,南平军千余人凭据着险固无比的城防工事,更兼南平军全军上下同仇敌忾,蒙军整整攻打了半年之久,损兵折将无数,可大城山仍然巍然挺立丝毫无损,使蒙军的铁骑根本无法再向前推进半步。
在这样一种相持不下的胶着状态下,蒙军主帅寝食难安。但富有征战经验的他,在经过了几个不眠之夜之后,他终于想起几十年前先辈在南山寨被郑昌孙打败的往事,并从中得到启发。于是,他安排军士从农户抢来几百只羊子,在羊角上挂上灯笼,于月黑风高的夜半时分,命令一小队军士将羊群从东面顺坡往上追赶,并擂鼓呐喊,造成乘夜强攻的强大声势,以此吸引南平军的注意力。而精锐主力却提早摸到北面岩畔路口丛林中潜伏待命。南平军看到有数不清的灯笼火把自东面山坡而上,果然中计,情急之中忙将主力调往东面御敌,致使蒙军主力不费吹灰之力便从北门攻进城内,并乘势往东掩杀。陡然间的变故使南平军顿时乱成一团,虽然全军将士个个骁勇,各自为战、以一当十地与敌人浴血肉搏,可不到天亮,大部将士均已血染石头城,余者尽数被俘,且被蒙军全部砍杀后扔进城东月亮岩下的千丈峡谷之中。直到今天,那道被当地人称作“鲊人坑”的峡谷里仍然阴风惨惨难见天日,大白天也无人敢进。
南平军被血腥地镇压了,大城所有城防设施及早年修建的大乘寺被全部捣毁。大城之战,是宋末元初发生在正安境内继南山寨之战之后的又一场血战,虽然此战以南平军全军殉难而告终,但其保家卫国、壮烈捐躯的英勇精神却光照史册。可能是为了祭奠南平军将士吧,人们又在废墟上重修了大城寺,但规模远不如先前,可香火却比以前更盛,因为人们到这里烧香,除了祈求家运平安之外,更多的则是追念为了保家卫国而壮烈捐躯的南平军将士。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