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凤凰摩旅——简单的旅程
从凤凰回来已有几天了,一直没能静下心来传个帖子和摩友们分享摩旅过程,实在惭愧。
其实这是一次简单的旅程,当然,我所说的简单是指途中没有太多的包袱,不想有些负“债”累累的旅人一样,总把旅行当作一件极为重要的任务,总认为旅行是需要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的。我们的旅行极为简单,不是因为什么,就是想出去走走,我有了这想法之后约了顶箐山人,等他忙完一些琐事之后第三天便出发了。
7月20日中午两点在西门加油,调好路码表好记录行程。
有名的九道拐。本来不想在这儿停车,顶箐山人说:“到九道拐了都不停车留个影,太不像话了!”
过了乌家,快到务川当阳时的山。本来山很好看,可惜我的卡片机拍不出什么效果,再说技术也不好。希望顶箐山人尽快献上他的单反大片。
刚过务川就看见这个景点,“接官坪”的名字我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一直很好奇。原路返回的时候我前面有辆卡车在这个地反搞原地调头,还好是空车,否则他就下河去了,那声音引得路人围观,可惜我没时间拍照。
这桥不长,但很高。
经过一个水库,路上全是牛,而且“牛”的很,它不让路,我们只得在牛群中穿梭,我走在后面有点小害怕。
马上就到德江了,离凤凰还有270公里。在贵州的山路上骑行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10米一小弯,30米一大弯,这条303省道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到德江我们总共跑了200公里,但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我在网上看到那些一天能骑行1000公里的北方摩友们,你们到贵州来试试,看你能不能飞那么远。
但好在骑行本身就是一件能赏心悦目的事情,用一句话说就是“痛并快乐着”。是啊,旅行在乎的不就是享受过程么,从出发的那一刻起,旅行的目的地就已经不在是目的了。
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带了卡片机,随时随地都可以从包包里掏出来拍一张,虽然我们走走停停,遇到好风景就歇下来拍照,但途中还是有不少照片是我在行车的过程中用卡片机单手骑行拍下来的。顶箐山人无比羡慕我的这一举动,因为他的大炮极不方便,光是安装就需要两分钟的时间,要是拍流星那他就惨了,想单手拍,想都别想。不过最终我还是羡慕单反,毕竟那效果是我没得比的。
在德江县城逛了半天才找到住宿,很累,上街吃了饭,随便走走就回旅馆睡觉了。
不过德江的夜景不错,有点凤凰的影子。
21日清晨从旅馆出发,接下来有270公里的路程等着我们。
远途风景,天气炎热,可怜的是我穿的短袖,路上那太阳很操蛋。
到印江境内,手臂已经火辣辣的疼了。
过了印江,直奔凤凰。
在印江,不认识路,在路边等到一个骑摩托车的当地小伙给我们带路,很感谢他。但我我对他的摩托车很感兴趣,因为油箱上是“SUZUKI”,后面车身是“YAMAHA”,排气管是什么东东我没看清楚。
过了苗王城就是凤凰了。
到凤凰是下午六点吧,一路是都很顺利,途中走错一段路,多跑了十几公里吧。过了印江,304省道,比303好多了。只是路面不是很好。
凤凰的夜景是没什么可说的,不是因为好得没说的,而是众所周知了,我不在作什么叙述了吧,再说目的地真的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车停下来后,听不到发动机的声音,听不到轮胎撞击地面的沙沙声,感觉很失落。再说我的GN125F的那种铃木机特有的引擎声让我很痴迷。凤凰的夜晚太吵,我不是很喜欢。
看到这个画像的女孩,我的心扑通扑通的调的很厉害,我认为她有一种古典的味道,估计是我长时间热爱古典音乐而留下的“后遗症”吧。人生如戏,可惜遇见太晚。
河边卖艺的乐队,中间那小伙模仿周华健声音很像,但我不喜欢模仿,你干嘛不唱出你自己的风格呢?也许你会唱得更好。
很有艺术追求的民间艺人们及很有特色的小商铺。
凤凰白天的景象,这比夜晚安静多了。
第二天泛舟沱江,在船上遇见一个女孩,很漂亮,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难道我和她修过一百年的缘分?我正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水里的小孩用水花提醒了我,别乱想啦,现在科技发达,一条微信就能抵上几千年的修行的。
去沈从文故居,要钱!想买个陶笛,太贵!只有进庙里磕头不要钱,但不能点香。有免费点香的那个什么“宫”又要提醒游客捐“善”。
那个买陶笛的老者搞笑,进店后他教我吹陶笛,结果发现我比他吹得好,问我是做什么的,我答:“厨师”。
月亮,在凤凰的两天气温无比的高
回来的途中经过梵净山,那滋味……
暂且用万念俱灰来形容。不言。
这地方到清净。
回来途中。
回程同样经过两天的骑行,在路上我还有惊无险的摔车一次,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可能是速度有些快,不知道到自己在想什么,等已经在地上翻滚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摔车了,提醒大家一句,骑车时严禁思想抛锚。
作者:黎刚 转自:正安论坛
本网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原创内容除特殊说明外,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联系删除。 Email:master@g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