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回归之传统婚俗

婚姻乃人生大事,正是婚姻活动,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单元__家庭,是社会的稳定必不可少的架构,是繁衍后代、传承文化的美好传统。千百年来,五宝形成了独特的婚娶习俗,旧时婚俗棗“明媒正娶”有一系列过程,有的程序必不可少:如纳采、问名、看人、插香、报期、过礼、亮箱和添箱、上梳、簪花酒、哭嫁、迎亲、回车马和拜堂、拜客、闹房、回门、谢媒等大体名堂。

(一)纳采(即送礼求婚)

在这阶段上,首先是访人户(找亲家),这是“六礼”中的第一道程序。民国时期,虽宣传自由婚姻,实际还是以“六礼”为主。社会上有早婚习惯,“早栽秧、早挞谷,早生贵子早享福。”流传着:“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婚姻。儿女从七、八岁时就开始寻访人户:(个别还有指腹为婚的)一是拜托亲友寻访与自己门当户对的家庭,男女双方互访家声家教,人口数目,经济状况,认为满意后,即托请媒人,上门说亲;再是由媒人主动上门介绍男女两家情况,经两家父母认可,不必经儿女同意即行提出求婚。

(二)问名

问名,即合八字,俗曰:“合庚”。是男女双方在摸底有意的基础上,男女双方将儿女生辰年月日写好交给媒人暗中分送两家,由家长找算命先生看属相,推算流年,有无相生相克,穷通寿天,妨不妨碍父母等,经算命者的琢磨认可,即可作为良缘佳偶的初步条件。

(三)看人

看人,即相亲。男女两家测八字相合后,由媒人向两家商定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男女本人不能见面,而由媒人带领男家母亲偕同一位女眷(如姑妈、伯母或其他的长辈)一道去女家。由媒人介绍,寒暄后,便请姑娘出堂,进行一番客气的问答,看亲的人认为合意,就把带去的礼品赠送给女方,把戒指、耳环给姑娘戴上,表示对姑娘有意了,但不是正式聘礼。如不合意就掏出一个红纸封(内装少数银钱)告辞。看人这个程序多是有钱人男方看女方。当然女方的父母想看一看未来的女婿,程序上是没有的。怎么办?则由媒人约定一个时间利用赶集在茶房酒肆、街头巷尾或赶庙会走亲等机会,由旁人指点,暗地偷看,并没有相互谈话的机会。

(四)插香(正安叫烧香放信)

插香,即举行茶礼递红庚订婚。这是旧式婚姻的一个必经程序。在经过合庚看人男女双方家长都同意后,就约期订婚。俗语“互换红庚”。庚书就是婚约,也是正式“下聘”,说明双方婚姻已成定局,夫妻身份便成为铁案,不能翻悔。于是托算命者择吉日,由男方用正式正印的大红贴:上书乾造生于xx年x月x日x时建生,备具礼物送往女家;女家即在红贴上写,坤造生于xx年x月x日x时赋生,由媒人带回男家,谓之“过庚”,订婚礼品的厚薄,视其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但不论贫富都很讲究。男方送去的聘礼有衣物、绸缎、金玉首饰、鸡鸭、鱼肉。有四样的、六样的、八样的、十六样的,份数都要双数以示吉庆。富豪之家还有生银十元至一百元。另还有一封大红庚贴,面上写着“天长地久”或“天作之合”,内装礼单注明数目,款式有一定样式。在男女双方相送的礼品中,鸭必不可少,以鸭代雁,雁雌雄终身不二,象征男女如雁之贞。这些礼品用“抬盒”抬至女家,女方收其一半。女方也要回敬礼品,复增其它各种物品连同未收的礼物装入抬盒抬回男家,一般有红蛋、大小糍粑,喜饼,草米糖等数以百计,让男方分送亲友,便算完成了订婚手续。“插香”中,双方都要办酒席,请宾客,以示婚约已正式缔定。旧时这样的订婚程序,男女双方对未来的丈夫和妻子如何?只能在想象中或梦幻里祝愿罢了。 解放后,婚姻自主,“插香”已被结婚证所代。待办了结婚证后,有男方送喜糖喜烟于女方,让女方分送亲友之俗。

(五)报期

报期又叫择期。旧时婚俗由男方提出结婚时间,经女方同意后,择定佳日送往女家名曰“报期”。即经过男女双方协议后,由男方选择“黄道吉日”作喜期(即迎亲日期),请福寿双全的人写大红柬贴,由媒人带去女方。女方也照例用大红纸写下如期复书,交媒人带回男方。柬贴上写:“兹诹吉于x年x月x日为小儿xxx与令媛xxx举行婚礼,此呈某府亲家大人阁下——姻侍生xxx顿首谨订”。“报期”手续完成后,男方即筹办婚礼喜酒,女方也积极筹办嫁奁。 解放后,五宝乡境内“报期”婚俗仍沿袭旧俗不变,只是除单位上间有写大红请柬外,农村则少见。男方办喜酒,女方备嫁奁颇为普遍。

(六)过礼 (遵义市称“抬合”,正安称:“端茶畚”)

过礼,主要是女方送礼“陪奁”到男家。有的是在结婚前一天或前几天过礼,也有的在迎亲之日与花轿同行。过礼时一般是搬嫁妆,其他“陪奁”如被褥、蚊帐、枕头、器皿和亲友赠的“添箱”物资。随着迎亲队伍送去。“陪奁”中新制有床榻、立柜、写字台、梳妆台、洗脸台,有的是全堂行架,有的是半堂行架。还有座钟、盆景、花瓶、帽筒、全席碗盏、火盆、脚盆、尿罐等用品。男方在迎亲时也不能白手去抬,有的抬猪一只或半边,羊一只,鹅一个,酒一坛,糖食糕点,果品及为新娘新制之四季需穿的棉、夹、单成套衣服和戴的簪环首饰等等。“抬盒”(两个抬的类似于滑竿的工具,用来抬“陪奁”)都成双数,有十二抬、十六台、二十四抬,富豪之家还有三十二抬的。“抬盒”租用。小户人家送嫁妆也有不用抬盒,用肩抬杠挑。嫁奁抵家后陈于新房,由木工安床,选亲妇女中福厚者铺床,为展衾绸。 解放后,此种婚俗,除家具于前几天抬至女方外,其余女方之“陪奁”,无论多寡均系结婚之日由男方安排亲友到女方搬抬至男方家中。不过,在五宝乡境内抬猪、抬羊鲜见,一般砍两只南腿或两块保肋肉(一大块中上面留一、二寸不割断,并用红纸圈于上面划口)称作“合菜”,象征夫妻百年好合,并有糖食糕点,瓶装酒及鸭子之类礼物送至女方“过礼”。男方要给女方父母抬一席“九大碗”去,若女方父母的祖父或祖母在世,则要抬两席于女方娘家,以表心意。 (现在时兴的是办人情好多柱,一柱管好多钱)

(七)“扮女” (正安称“交礼”只在女方举行)

婚期定后,女方亲友纷纷给新娘赠送衣物银钱作“添箱”。女子在出嫁前夜,亲友贺客盈门,举行“扮女”仪式,焚香炳烛,燃放鞭炮,姑娘辞祖,拜别爹娘,长跪不起,要添箱钱,各种“嫁奁”陈列于堂屋桌上,叫做“亮箱”;至亲好友以长幼次序,纷纷打发“红包钱”,叫做“添箱”。母亲训诫女儿为媳之道,生理知识启蒙等,往往彻夜长谈。 解放后,五宝乡人“亮箱”和“添箱”之俗仍沿旧习,但“焚香辞祖”之举已淡化了。

(八)上梳 (正安称“上头”——只在女方举行的仪式)

女子“出阁”前夕,要请福寿双全的中年妇女(即儿孙满堂的原配夫妻)为新娘专门打扮扯脸上梳(即用糠壳灰或香灰抹脸上用线绞去汗毛,以示不再是毛脸女子),把新娘的长发往脑后梳挽成髻,插上头簪,佩戴首饰,更换新衣,叫做“上梳”。解放后,多数新娘不挽发髻,不插头簪,故“上梳”之俗不及旧时那样讲究了。

(九)哭嫁 (正安称“话话儿”)

清末民国年间,民间少女遇到终身最大喜事出嫁时却要哭——哭嫁。少女哭嫁一般在婚期前三天内就开始独自哭,特别是临婚期的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及三亲六戚姊妹,聚集一堂,主人备办茶点,大家围坐一室,你请我答,你述我劝,轮番哭述,谓之曰“坐歌堂”。哭声连绵,彻夜不绝。大户人家搞得更为隆重。 姑娘独自哭,姐妹陪着哭,统称曰“哭嫁”。哭嫁之举缘何成风?旧时姑娘的婚事,大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决定的。姑娘对夫君的容貌、才智、为人、家况一无所知,故不免临嫁前更是忧心忡忡,惊喜交集,伤感流泪。如“短命吹手,妖寿锣,逼得我心碎意乱莫奈何!我的爹呀!我的妈呀!我在你奶跟脚下长大,费尽二老苦心血,千般恩情我没报,万滴甘露未酬答。明日就要离开你,不知他家是咋样?内心话向谁去表达?我的爹呦我的妈!我愿侍奉二老不愿嫁……”这是因快要离开多年相处的亲人,借哭抒发内心痛苦,在所难免。还有因继父母或嫂姑姊平日的不友好,或受其虐待,姑娘乘机发泄,哭出自己的哀怨和不满也是常有的,如“栀子花开瓣瓣白,枝叶同枝少不得。妖风吹来寄生草,搅得兄妹不团结,打骂为妹不要紧,爹娘心疼你不晓得。刁婆娘,真缺德,你家也有亲姊妹,但愿一样受欺凌,我今好似出笼鸟,长眼看你后半节……” 情真意切,粗犷明快。句句扣人心弦。哭嫁之哭与常不同,可谓泪中含喜,悲中有乐,个中滋味无穷。

(十)簪花酒(此礼正安称“嘉冠”是成年礼,现在遵义一带仍存在称:“挂红”,正安已经淡忘了)

旧时男女在婚期前夕的晚上,要办“簪花酒”。男方亲友纷纷赶来观看“簪花挂红”的礼节,曰“装郎”或“贺郎”。此时堂屋红烛高照,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新郎穿戴一新出堂面对祖先和父母跪拜谢恩,随着至亲好友,相向而立,三揖三叩,向新郎的父母及新郎本人祝贺,并由至亲好友给新郎礼帽上插金花(明末清初多戴呢博士帽金花插于帽子两边),双肩斜披红缦两条,随着新郎入祖宗神位(神龛)及父母前跪于堂下,喊礼先生教会次日正婚参拜礼节,礼毕入席宴会。小户人家有的是在结婚当天新娘未到之前“簪花挂红”的,其礼节比较简单。解放后,此种风俗鲜见。

(十一)迎亲 (正安风俗是男不到女家,除非路程远)

娶日,婿家备彩轿,由媒人和族中有声望的长辈偕婿率领迎亲队伍奏喜乐,张旗伞、扛礼品,用四人花轿一乘,二人小轿数乘,以十二、三岁小孩“压轿”(表示不空轿),前往女方迎亲。至女家停留片刻,新娘女宾扶入花轿内,锁上花轿门后(锁口如锁新娘口,戒多嘴,以示尔后搞好团结之意),升轿启程,继以彩旗迎风招展,花轿居中,后有送亲客轿。送亲者一般是由弟弟侄儿辈,依次是姐姐哥哥嫂嫂和新娘的长辈,这些人叫“正客”,一律坐轿(只有女方父母不去),随着抬盒和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翻山越岭,走街穿巷,把新娘送到男方家。解放后,交通方便,“正客”不再坐轿,多为乘车、坐船。

(十二)回车马、拜堂 (在安场,回车马以及传统汉族拜堂仪式已经淡化,但象在凤仪、庙堂、新周等地保存得比较好!。。最典型的是要背《诗经》中的“桃之夭夭”、“之子于归”等佳句)

当家轿抵男家大门口,鼓乐喧闹,鞭炮齐鸣,堂屋内高点红烛,陈酒醴香烛,厨师立即左手提公鸡,右手持刀在花轿前宰一只公鸡,提着鸡绕轿一周,滴血焚楮,口念“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司礼先生高距大门,口中喝道:“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新人到此,车马回乡,……娘家车马请回去,婆家车马出来迎”!另一人口赞:“男出华堂,女下车乡,新人到此,举案齐眉”。两人又合唱:“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大吉大利。”(迷信说法:新娘的轿子是有神护送的,新娘已到,要送神回去,故曰“回车马”),接着用盐、茶、米、豆撒向轿门,这象征“雪弹”可使一切妖邪回避,这些事做完后,花轿调头升阶上堂,由送亲客开锁。女宾启轿,将新娘搀扶下轿,但拦轿的娃娃(一般是小舅子或侄儿跟随,俗称“押轿狗”)不让新娘下轿索要“红包钱”。新人下轿后,面罩佛帕,头戴花冠,脚踩红毯的右下方与新郎并肩而立,起伏回拜,喊礼先生高呼“东方一朵祥云起,西方两朵紫云来,两朵彩云来相会,云中现出新人来”,接喊“桃之夭夭配凤凰,之子于归正相当,牛郎织女鹊桥会,夫妻双双拜高堂:一叩天长地久,二叩地久天长,三叩福禄寿禧,四叩金玉满堂。”或曰:“之子于归配凤凰,牛郎织女配成双”。先拜天地(拜),后拜高堂(再拜),夫妻交拜(三拜),后拜来宾,礼毕转入洞房,谓之“拜堂”。 拜堂后,由两个七、八岁的男孩,各捧神台上的一枝大红烛作引导,引新郎新娘入洞房,并肩坐于床沿上,献红蛋,吃交杯酒,叫“坐床”(坐床是新郎先坐三下,新娘后坐,以示夫唱妇随),由新郎揭去新娘的蒙头红巾斜披右肩,叫“揭盖头”,接着由一位婶娘婉言劝走看热闹的妇女、儿童锁上房门,新娘揭下凤冠霞披,由喜娘重新更衣梳洗打扮,再搭上盖头巾出新房“拜客”。

(十三)拜客 (正安风俗简化此礼节到拜堂或回门时举行)

旧时“拜客”的仪式是婚礼中的隆重典礼,是热闹的高潮。新娘坐床后换装,由喜娘扶至中堂与新郎并立拜毡之上面向神位,请父母南面向,在红烛高照下,行回叩首礼。拜毕,依次请至亲中年高有德,福寿双全元配夫妻的长辈开拜,次请族党中尊长分别行礼如仪,受拜者面向新人接受三拜,受拜者随给赠礼金,礼品或其它珍贵首饰于拜桌之上,拜毕则退,赠金、赠品作新婚夫妻的私蓄,父母不予过问。但拜客时,绝对禁忌孤寡参加拜礼,拜毕转入洞房,开席进餐,俗称结婚“正酒”式名“状元酒”。宴饮中新郎由媒人带领到各席敬酒致谢。解放后,“拜客”之俗少见,但宴饮中新郎新娘于席间向宾客敬酒之俗仍有。

(十四)闹房

新婚花烛夜亲朋毕集饮酒,欢呼戏谑或恶作剧至深宵达旦,谓之:“闹房”,此传统习俗由来已久。最感兴趣的是青年眷属,长辈也参加。宴饮滥酒,新人双双轮席敬酒,“三天不分大小(可以闹三天),人人都可以向新郎新娘出题目,引诱新娘欢笑取乐,务使新娘说话发笑为止,敬酒中,长辈说些风趣的四言八句。如:“红漆桌子亮堂堂,满盘佳肴摆中央,今晚洞房鸾凤配,来年喜蛋请我尝。”平辈亲友,话口随便,闹的最欢,直到深夜席散,俗称“吃闹房酒”。第一道闹房酒后,新人转入洞房,一些闹房的亲友,也跟着到洞房。待夫妻并坐床沿后,有的男亲友便将事先备好的瓜子撒向新床,即口念:“瓜子上床,儿孙满堂,二人起本,尖累累一床”。接着开始文娱打连箫,发向、取笑或有意为难新娘。民国年间,在五宝乡间连萧唱词中最有趣的是“十八摸”(连萧艺人连打带唱有18个“摸”的动作,打连萧者在新娘面前弯腰扭肢拍击连萧,从1摸新娘的脑心窝到18摸到新娘的脚板窝方止,唱词庸俗,风趣,逗得新娘大笑)。男方父母鼓励大家闹房,俗说闹得好新娘才会早生贵子,有的闹得通宵不眠。闹房客散后,始能就寝。新人就寝后,还有个听房的规矩。青年人趁听房之机,又要戏谑一番,逗留于新娘房门窗下,窃听新人交谈情况,将所窃听到的,于客人中传播,作为对新人取笑的资料,曰:“听房”。闹房后翌晨,新郎新娘诣堂谒父母尊长,陈针黼【黼(fu∨):指礼服】以献。 解放后,闹房打连萧,由于连萧工具少有,故“闹房”不如旧时气氛浓厚,再者,有损女性尊严,吃“闹房酒”间而有之。

(十五)回门

旧时回门通常是在“正酒”的第二天,新婚夫妇由媒人陪同,分坐小轿,并各带着礼品,到女家行归宁礼叩拜岳父母,叫“回门”。到娘家后,点香炳烛,鸣放鞭炮,拜祖宗,再拜爹娘及其他长辈,获得赐物。幼辈小孩午饭后向新娘讨赏,新娘得给赏钱。按规矩必须当天返回男家,同宿七天内不能空房。七天后,娘家又来人接女儿回去,住九天,示“久长”之意。 解放后,“回门”之婚俗仍然存在。不过,因车、船交通方便,多数于当日“回门”,午饭后即归男家。七天后,娘家又来接女儿回去住九天之俗已渐少也。

(十六)谢媒

一般是放在回门以后,给媒人的报酬,男女双方分别酬谢媒人的撮合,新郎新娘旧时要在神位前向媒人叩拜,喊礼先生在一旁致词:“承蒙冰泮大人作伐,天赐良缘,费了口舌之力,跋涉劳累之苦,新人略备薄礼,望祈笑纳,不成敬意。”然后敬酒“三百杯”,以表谢忱。媒人贺词:“祝愿新贵人百年偕老,天长地久,早生贵子,来年还来贵府叨扰喜酒。”最后向媒人送礼品,诸如衣料、糖酒、粮食、现金。有的送枕头、鞋帽、猪头、火腿等礼品。富有者,重谢金银数十、百元。以表示感谢,名曰:“谢媒”。 解放后,“谢媒”风俗仍有,但新郎新娘不在神位前向媒人叩拜,也不要喊礼先生“致词”,媒人贺词间有。向媒人赠送礼品多为糖果、糕点、瓶装名酒,也送现金,少则几百,多则仟许。

作者:寂寞不在  转自:正安论坛

THE END